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获全胜,甘主事的未来(八千二)-《大宋猛虎》


    第(3/3)页

    诸位同僚,我冤枉啊!

    韩琦,脸上的焦急忍了又忍,口中的话语,也忍了又忍。是出去再为田况说一番?还是先自保,以后再说?

    满场文武,有人看戏,有人低着头不言不语。

    包拯指着田况口沫横飞大喝一语:知法犯法,十恶之逆,陛下仁德,不予追究,你不思悔改,竟还敢在此狡辩欺君?

    唐介立马也道:当抄其家宅,看看他有财产几何,是忠是奸,便可一目了之。

    包拯闻言,立马也道:臣附议,查抄田况家宅,必有财产百万之巨!

    赵祯一语:允,着御史台查办!

    冤枉啊,陛下,臣自庆历年入仕,皇佑居边镇,从夏相公,有治边抗贼之功,在保州有平禁军叛乱之功,曾上《治边十四事》之良策,为官经年,兢兢业业。陛下,臣冤枉啊。韩相,你说句话啊!田况最后一句话,说给韩琦的。

    韩琦转头看向百官,终于开口了,也是不得不开口,这件事情参与者不是一个两个,如今田况获罪,若是韩琦再不说话,只怕人心就散了。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还有内情,当再细细调查一番,枢密使乃朝廷要职,不可若是轻率处置。老臣愿再次详细调查此事,再与陛下禀报定夺。韩琦能说的,也就是这样了。

    老皇帝却发怒了:田况,你身为朝廷重臣,也知自己有功得以升迁至今,为何到得如今,非要做下这等逆事?做出此事,却还敢狡辩,还敢说冤枉,欺君罔上,朕还留你作甚?若要调查,那就三法司同查,另着皇城司与开封府参与其中,捉拿一应人等,严审详查,看看还有没有党羽在其中,但有党羽,以逆罪论处。

    皇帝,是真不傻,田况都参与其中了,没有党羽,说出来都不信。头前皇帝只是不愿把此事扩大,准备就这么拿个首恶,杀鸡儆猴,如此罢了。再之后,商税之事,想来也无人再敢做什么手脚。

    如今说来说去的,皇帝一怒之下,准备来个捉拿一应人等,严审详查。

    就看看满朝诸公里的一些人,怕不怕?

    甘奇听得此言,真想给皇帝竖个大拇指,心中在笑,看得左右一些人的表情,更是觉得有趣。

    但是甘奇却开口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当是田相公一人所为,此等逆事,岂能还有人敢参与其中?

    此语一出,便有各处投向甘奇的眼神,谢天谢地,甘奇好人呐!甘主事是世界最好的人!

    韩琦回头看向甘奇,眉头大皱。这个甘奇,为何此时说出这种话语?是愚蠢?还是真的有那般的政治智慧?

    若甘奇是真有这个政治智慧,那这个年轻人,实在太可怕了。

    甘奇这一语,不仅是给许多参与过这件事的人一个人情恩惠,更是了解皇帝的内心,知道皇帝并不想把这件事情再扩大。

    皇帝也借驴下坡,说道:甘卿既然觉得此事是田况一人所为,那便就此罢了,退朝,退朝。

    退朝退早了,还有人的事情没奏,但是这种局面之下,也就只能等下次了。

    老皇帝懒得再听田况鸣冤叫屈,起身而走。

    田况依旧大声呼喊着:臣冤枉!!!!

    退朝了,皇帝都走了,但是满场官员,却都没有走。

    有人看着韩琦,有人看着田况,有人看着甘奇。各人心中各人事。

    倒是包拯第一个起身而走,带着一众三司官员出门而去,随后谏院也开始出门,御史台也开始出门,并不等那位韩相公。

    甘奇便也跟着出门而去。

    此时的韩琦,终于走向地上的田况,伸手拉了一番,口中说道:田相,莫急。且过一日,过一日老夫再去见陛下,便说你年老体弱,行不得万里之路,也受不得南方瘴气,怕此去定夺。

    好,到时候我会与陛下进言,你自己也当与陛下开口。包拯如此一语,包拯这已经就是在为甘奇打算未来了,包拯显然也觉得甘奇是那相公之才。

    此时唐介也过来了,众人互相见礼。

    一行人慢慢走去,连王安石也在为甘奇的未来仕途出谋划策。

    夜晚无宴,宴席约在了几日之后。

    甘奇早早回到家中,坐得片刻,甘正上门来求见,甘三爷也来了,两人都在门外躬身等候,甘霸到得甘奇面前,问道:大哥,见不见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