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听到第一句‘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鼠标已经点不下去了,就这样怔怔坐在电脑面前,一直听到歌曲结束。 然后……循环。 然后……再结束,再循环。 就这样坐在电脑面前半个多小时,我才暂停了音乐,坐在原地发呆。 我想,今天我是不可能写出任何音乐作品的鉴赏文章了。 所以今天的这篇文章,并不是音乐鉴赏,而是作为一个普通歌迷的普通感受。 我何其有幸,听到了《遇见》,恍惚中看到了那个车窗外一直在等待着的靓影。 我何其有幸,因为一句‘会有怎样的对白’,而让我沉入遥远的记忆总。 我何其有幸,竟然听到了“遇到你,是最美丽的意外”这样动听的句子。 我何其有幸,居然因为一首歌,而让我重新“遇见”了那个已经遗忘多年的她。 是的。 何其有幸。 让我听到了这首歌。” 不少人第一时间就点开了乐客的链接,看完了他的文字。 然后…… 基本上所有人都沉默了。 许多人大脑几乎在嗡鸣,一直盘悬着文章中的一句话:何其有幸,让我听到了这首歌…… 群里,同样从之前的沸腾寂静下来。 半响后。 终于有人发言:“真的是……何其有幸吗?” 接着,一些零星的议论冒了出来。 “或许……把?” “我其实早就听了《遇见》,这首歌真的不错。” “但你为什么还写了鉴赏《离开》的文章?” 最后这句话一发出,群里再次陷入死寂。 终于,有人说道:“你们,要不要去看一看音乐平台上《遇见》的评论区?或许,我们在那里能找到答案。” 答案? 什么答案? 但不少人还是点开了《遇见》歌曲的评论。 此刻,这首歌的评论已经有了三千多条。 一条条网友们的言论,映入了众人的眼前。 “每一句歌词里,都蕴含着一段旧时光。” “《遇见》,谢谢你,让我在歌曲中跟我的过往再次相遇。” “听《离开》的我,并没有感受到离开的痛苦。听《遇见》的我,却哭成了一个傻子。” “遇见你,就是上上签。” “初次遇见,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再次遇见,却让我有着揪心的痛。” “总是在遇见,总是在离开……” “我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可特么的为毛前面老有人插队?” “……” 三千多条评论,每一条的背后似乎都有着一个故事。 这种评论,才最能引起人的共鸣。因为它代表着,一首歌让他们听到了心里,让他们内心产生了共鸣。 这时候,大家忽然就明白了,乐客为何会发布那样一篇文章。 再瞄了一眼高杉的评论区。 此刻评论已经高达五万。 然而绝大部分都是粉丝的刷屏。 “杉哥牛逼。” “欢迎杉哥归位!” “杉哥好棒。” “好听。” “……” 毫无营养的评论,让大家看得索然无味。 群里。 忽然有人道:“我想去写一篇《遇见》的鉴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