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渝都的八月,正值一个炎炎夏日的季节。 大明朝自去建立开始,就在百姓之中导向一个去除旧朝烙印下来思想,改变一些旧制度,开创新朝政的的风向。 如今更是新政横行,天下十八州之疆域,皆然处于一个改革弊端,欣欣向荣,打压旧制度,接受新事物的阶段。 所以时代赋予的很多的规矩都被放开了,百姓的思想也不会被局促。 但是礼仪道德始终是一个根本。 而且礼制不变,依旧以儒道为根本。 这个礼制之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制度,包括穿衣打扮,儒礼,自内而外,古板,却又能显示规矩。 汉服是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家以来,经过好几次的改良,已经向着儒服前进,虽看起来的确样式不错,能让人精神抖擞。 但是在夏日的天气,穿着一身厚重的汉服,还是会让人憋出一身汗水来的。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作为大明最大胆,最反对旧制度,最不顺礼制的牧景,都不敢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改变,最少不敢现在直接剃一个大平头,穿着t恤短裤到处走。 有些底线,他也不敢触碰。 因为他做了,不管成功失败,他都会被口水唾沫给淹死的。 所以如今的大明,依旧处于在这个时代的穿衣打扮的标准,哪怕只是穿的单薄一点,还是会被这种炎炎的天气给镇压。 位于七楼的政事堂官衙之中,虽然窗台上有微风吹进来,但是风里面好像都带着一股气浪的。 蔡邕跪坐在案桌之前,一边拿着一个小手绢在不断的擦汗,然后一边在批阅手中的奏本,汗水已经把他的背脊都湿透了。 主政事堂的改革,事务繁重而琐碎。 但是却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大权在握的滋味。 面对改革制度,事关所有人? 甚至是各个部衙之间的利益? 哪怕秦颂,鲍苏? 司马徽? 张仲景,刘晔这些尚书巨头? 都要匍匐在他之下。 这种感觉,哪怕清心寡欲的蔡邕? 也曾有一刻的迷失。 不过蔡邕终究是蔡邕? 两朝之大儒,历经无数次的地位浮沉,大起大落,终究是一个意志坚定? 不为权势利益所迷惑的坚定的大臣。 他还是记得自己的目标? 改革政事堂,不仅仅是为了大权在握,更多的是为了能给大明打下一个万世太平的根基。 所以他非常的在意每一个落实的制度。 如今牧景巡察军务,胡昭视察地方,大明宫之中? 唯一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就是都察院的蒯良了。 但是蒯良管不到他,而且都察院对于政事堂? 除非有铁一般证据的案子,不然都是避而远之的? 倒是不用太过于在意。 大明宫来说,他最大? 所以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改革。 但是上无压力? 他还是要服众才行。 政事堂的改革? 必须要让下面的人都信服,才能把这一次的改革给强行的退下去,不然很容易半途而废。 蔡邕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他没有牧景的魄力,顺利还好,如果遇到阻力,考虑多方面的元素,他是会事实宁人了。 这就是人的性格不一样,做事情的方式也会不一样,最后得到的结果,更是不一样的。 “丞相大人,秦相求见!” 外面传来了敲门声,然后是一个文吏低声的禀报。 “让他进来!” 蔡邕低沉的回应。 “诺!” 很快秦颂就在一个文吏推开门带领走进来了。 “拜见蔡相!” 秦颂走进来之后,躬身行礼。 “衡父,来了,坐吧!” 蔡邕抬头,微微一笑,轻声的说道。 “是!” 秦颂跪坐在前方的竹席之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