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暖阁之中,若是有旁人在此,怕是少不得要瞠目结舌。 毕竟贾平生在外人眼中的形象,那可都是忠君爱国,名声显赫。 谁承想,竟能说出这么一番大逆不道之言。 景行帝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倒不是在责怪贾平生,而是在思索,越是思索,越是诧异。 “何为方向错了?” “两位皇子都很优秀,朕要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储君,自然要让两者相争。” 贾平生闻言点了点头:“选择储君乃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陛下小心一些,实属正常。” “所以老臣才说,陛下只是有失偏颇,失了方向,却并未说陛下错了。” “此言何解?”景行帝眉头紧皱,有些不解。 “敢问陛下,两位皇子相争,可曾给大乾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贾平生答非所问道。 景行帝闻言,摇了摇头。 “那老臣再敢问一句,两位皇子相争,可给大乾带来什么损害?” 景行帝闻言,沉默了。 因为还真有! 别的不说,单单就这次这事儿,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八成是刘景干的。 他却不得不把刘裕关押起来,这不是白白损了皇室的威严? 还有上一次的假币案,说句老实话,景行帝心中心知肚明,此事八成也和刘景有关。 但因为找不到证据,最终只诛了油墨局局长和宝钞局局长这两人,刘景却是不了了之。 可此事造成的通货膨胀,却对大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景行帝之所以还在忍,一方面是选择一位好的储君确实很重要,另一方面就是他相信自己的治理能力。 只要假币全部消除,用不了多久,大乾银票就会恢复正常的流通。 可说来说去,两位皇子相争,终究是只给朝廷带来了祸端,却无半点好处。 “贾师傅有何高见?”景行帝不耻下问道。 “转内为外,扭亏为盈!”贾平生不紧不慢道。 “让两位皇子彼此争斗的战场从朝廷内部转向朝廷外部,从对朝廷有害的方面转向有利的方面。” “比如夷州的叛乱接近尾声,只剩一队援军前去一锤定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