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荀子这一番话先用明珠,锦布寓意嬴成蟜收其为门客后却不让其出力的不满。 后用美女闾姝,美男子奢,丑女嫫母的情感纠葛寓意嬴成蟜闯下祸事,非他不可了才想到他。 结尾不加掩饰直接开怼。 嬴成蟜皱紧眉头,本来放松的脸上露出明显不满的神色。 “荀卿,你以为本君非你不可乎?你如此奚落本君,便能达成你理想世界,让天下以法为基,以德为崇乎?” 荀子被直呼姓名,不以为意,一手平伸。 “普天之下,能解君上之难者,卿确实想不到他人也。君上若不是妄言胡说,便列举三两人与卿解惑可也?” 嬴成蟜脸色沉下。 “儒家在博士署研读经典早便腻了,本君大可以找伏生出面,要其尽起儒家门生散于关中各地。想来早便想重回天下显学地位的儒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会对本君感恩戴德。” 瞥了荀子一眼,嬴成蟜一拍大腿,一副才想起来的浮夸表情。 “本君倒是忘了,你也是儒生,儒家重新崛起便等于你崛起。你对本君恶语相向,本君却不记私仇助你儒家重生,本君以德报怨,真乃圣人。” 荀子不见动怒。 淡淡地道:“君上所思所想自是对的,那些歪曲孔子心意的假儒,自是愿意和君上沆瀣一气。但卿想知道,君上要如何说服陛下呢? “君上不为王,秦官皆有陛下一言而决。视法家如圭臬,拜劣徒为丞相的陛下,应该不会愿意看到伪儒起势,卿所言可对?” 嬴成蟜冷哼一声,没有答荀子之问,因为荀子说的是对的。 儒家,法家是死对头。 始皇帝为了培养太子都差点天下禁儒,哪里会重新把儒家扶起来。 若是填补三大世界空缺需要付出起用儒家的代价,始皇帝肯定不会干。 始皇帝对儒家的策略很简单,你们就在博士署研究经典,教教朕的儿子仁义就可以了,别出来找事。 “本君掌有嬴氏一族族谱,以此族谱为挟,皇兄当能照做。” 一直老神在在,养气功夫深厚的荀子略微惊愕,微微张大嘴。 “嬴氏一族族谱在君上手里?秦国王室成员尽归君上所管?” 荀子活了这么多年,就没听过这么离奇的事情。 一国的王不掌管族谱,能不能在子孙后世中留下血脉,姓名都要靠他人脸色,这件事触及到了荀子的盲区。 荀子的感觉,就和当年第一次听到嬴成蟜要天下人人当贵族,人人可为官理念时的感觉一样,这没道理啊。 嬴成蟜矜持点点头,脸上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荀子揪断了一根胡须,很快便恢复了脸色。 “当今秦王乃不世出之帝王,君上手中族谱或许在小事上能让秦王就范。但如此大事,这族谱便如同君上所说的鸡肋一般,弃之可惜了,留下无大用。” 嬴成蟜内心深处赞同荀子见解,始皇帝如果是一个族谱就能摆布,那就不是始皇帝了。 但他脸上却冷冷一笑,一副不屑于和荀子争辩的模样。 继续说道:“世家贵族皆追名逐利,三大世家已死,其空缺官位甚多……” “君上是想说秦国世家会瓜分掉三大世家中人的官位?” 荀子用君上你是不是当我什么都不知道的眼神,瞟了嬴成蟜一眼。 “秦国连年战争,土地不断扩大。官位在他国紧缺至极,在秦国却并非如此。秦国官位已超出老秦人贵族世家子弟甚多,再过个三五十年或许君上所言能实现,如今,呵呵。” 你呵呵个屁啊! 误以为荀子不清楚秦国实情,被说中的嬴成蟜在内心暗骂。 不满地道:“本君说的是世家贵族,不是秦国世家贵族。秦国招贤令如今仍旧是秦国国策之一,可招六国贵族为官也。” 荀子点点头。 “此话倒是不假,但若如此做,卿想问一句,那君上杀孟,西,白三大世家所图为何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