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谓的街亭,并非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地名。这是陇山道的终点,前方就是开阔的平原地带,也就是陇右诸郡。 这是一个口子,堵住这个口子,关中的兵就进不来陇右诸郡。 历史上诸葛亮身出祁山,天下震动,陇右诸郡郡守多半投降。他自己率领主力屯兵上邽城外,派遣马谡屯扎街亭,唯一的目的就是阻敌。 只要将关中的援兵拦在凉州之外,诸葛亮便可以夺取陇右诸郡,开拓凉州。而从巴蜀运来的粮草,也可以走祁山坦途,源源不断的支援上来。 这就是诸葛亮所谓的“十全必克”。计策是好计策,只可惜马谡无能了一些。 所以说,哪有什么十全必克。 而街亭的地形,南北都是山,唯有中间宽不过数里的道路。只要五万兵马在此安营扎寨,便可以将这条路给堵塞。 而杨阜的目的也是如此,阻挡张绣在外,不让他进来。 这日上午。杨阜与马超、马岱率领三万马步军,到达了街亭。杨阜没有急于安营扎寨,而是与马超、马岱等数十骑,策马观看地形。 “大公子以为,应该如何安营扎寨?”杨阜观看了一番地形之后,心中有数,笑着捏着胡须转头问马超道。 马超虽然读书不行,但是打仗是天生的本事。闻言沉吟了一下后,当机立断道:“应该当道安营扎寨,不过那南山似乎也不错,有利于进攻。” 马超指了指南山地形,说道。 杨阜抬头看去,只见那山不高不矮,山势平缓。他点了点头说道:“那山确实是不错,居高临下,可势如破竹。但是......需得看情况而定。” “还请先生指教。”马超闻言一愣,敛容拱手询问道。旁边的马岱也轻轻拍了拍马头,竖起了耳朵。 “看我们兵力多少。我们兵力少,就应该守备大道平地。我们平地安营扎寨,敌军如果从两旁过去,我们就可以截断他们。敌军如果攻打我们大营,我们可以坚守。此是万全之策。” “如果我们兵少,却在南山安营扎寨。敌军兵多,便可以将山团团围住,切断我们的水源。那就完了。” 马超闻言沉吟了许久,眼睛一亮道:“如果我们兵多,是不是可以既在大道上安营扎寨,又可以分兵据守南山?如果敌军来攻击我们大营,南山上的偏军,便可以居高临下,袭击之?” 杨阜赞赏的看了一眼马超,点头说道:“大公子说对了。便是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既可以稳,也可以莽一次。关键是我们兵一定要多。” “看韩遂给我们派遣多少援兵吧。我们现在当道安营扎寨。如果韩遂援兵多,便可以分兵万人在南山上安营扎寨。” “我明白了。”旁边的马岱昂着头,脱口而出道。 “哈哈哈哈。”杨阜与马超对视了一眼,齐齐发出了一声大笑。而后,众人一起策马返还 杨阜开始下令步骑,当道安营扎寨,以阻塞大路。又过了七八天时间,有消息说张绣已经到达萧关。 而在这一日上午,韩遂的援兵也到了。 阳光明媚,西北风猛烈,吹起无数的尘沙,迷了眼睛。杨阜率领马超、马岱等人,出营门迎接援兵。 只见前方旌旗遍野,人马众多,粗略一看竟有三四万。 杨阜、马超齐齐心中一喜。不久后,大队人马之中飞驰而出数十骑,当先一将年纪轻轻,二十出头。长的极为英俊威武,手持一杆大长矛。 “我乃中郎将阎行,可是杨先生?”阎行虎目定睛一看,翻身下马,对着杨阜拱手一礼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