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不学修理-《霓裳之恋》


    第(2/3)页

    娜塔莉亚要另找出路,去学计算机,她舍不得分手,搂着刘苏悠悠,眼泪都沾到对方的头发上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中国姑娘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学语言,还学生活,学做菜,学为人处事。这一分别,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见面。

    比自己还大一岁的东欧姑娘,真像自己闺蜜呀,这一个多月来,刘苏悠悠强忍住自己的思念,结束一阶段的学习,可以向朋友们汇报了。

    最方便的联系方法还是网络,她去办公找工作人员告别,顺便借她的电脑用。打开邮箱,好几封邮件,席况最多,她还是先看闺蜜的。话痨转性,每一封信都很简洁,内容也不新鲜,再就是简单的问候。那丫头太懒惰,可能打字都嫌麻烦,刘苏悠悠也不啰嗦,只说结束了一个多月的语言培训,下面要开始学习服装设计了,到新地方应该有电脑,再与他们联系。

    老师的邮件内容就丰富多了,每一封信里都有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有他最近创作情况的介绍,绵绵情话如滔滔江水,看的悠悠脸红心跳。本来也估计有这些内容,不愿意多看是因为不知怎么回复。最后,只有避而不谈,说到国外手机停止,语言培训没有计算机使用,开始服装设计学习后,再向老师汇报。

    站在百福公司巨大的展示台下,刘苏悠悠看得眼花缭乱,上面显示了各种各样的数字和字母,蓝色的图标上,白颜色写着许多单词,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眼花缭乱的一大片,看过以后大致明白了这个所谓的公司。

    公司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大的超出了她的想象。公司有很多部门不说,公司还有一个学校,学校里面还有一个工厂,工厂里面还有许多车间。

    咋找啊?拿着有关部门的介绍信,寻找跟自己相关的学习地方。

    终于发现服装两个字,觉得找到了目标,充满了信心,背着背包,拖着箱子,接近目标的欣喜,让她的笑容像山花一样烂漫,晃瞎了来迎接她主任的眼睛。

    光秃秃的脑门儿闪闪的,宽阔的脸颊上笑容弥漫,让刘苏悠悠想起了刘总,只是块头更大,挺起的啤酒肚冲在前面。一见到她,就热情洋溢地伸出手臂,做了一个拥抱的架势,刘苏悠悠一手拉着拉杆箱横在跟前,阻挡了来人的脚步。

    对方还是热情洋溢地说:“听说要来一个中国姑娘,想不到这么美丽漂亮,这是我们部门的幸福啊!”

    如果在国内听到这样的调侃,一定认为对方耍流氓。

    可是在德国不一样,不论大街小巷,还是在培训中心,悠悠都遇到这样的赞扬。也不仅仅夸她,还有夸别人的,甚至夸赞娜塔莉亚这等模样的,就像夸奖大白菜像一朵玫瑰一样。

    但在德国已经形成了习惯,无论是什么样的女人,无论漂亮还是丑陋,都以同样的热情接受,笑嘻嘻地回答对方:“谢谢你的夸奖!”

    说的更委婉的是:“你的夸奖让我十分荣幸,我以后一定会长得更漂亮。”

    对于真正的美女,有的是穷追不舍,进一步说:“我能请你喝一杯咖啡吗?”

    “十分抱歉,对不起,我的爱人在前面等我,以后有时间再说。”

    就这么不咸不淡的打发他人,似乎成为漂亮姑娘的日常,谁也不当回事。

    刘苏悠悠也学到点了,没有放在心上,遇见多了,产生了免疫力。跟着,依然笑着点点头说:“谢谢您的夸奖,但我不是来考演员的,不靠相貌取胜,我来学习服装设计的,请问,我应该怎么走?”

    大块头大叔笑容不改,接过她手中的行李:“你分配到我的部门,我是来接你的,我就是那里的负责人。”

    这是一个文明礼貌的国度,这可找对了,忘不了自己来自文明古国,刘苏悠悠弯下腰来,深深地鞠了一躬:“主任,很荣幸,这么快我们就见面了,能够到您的部门学习,这是我的荣幸,以后给您找麻烦了。”

    主任疑惑了:“怎么?你是东洋人吗?”

    这不是第二个把自己当东洋人的,刘苏悠悠警惕起来——怎么一不留神就谦卑了?连忙直起腰杆说:“明明知道我从中国来的,为什么还把我当成东洋人呢?”

    “因为只有东洋人,才习惯90度的鞠躬,他们过去在我们这里到处都有,无孔不入。可是突然之间,他们集体消失了,然后就从你们东方传来他们的消息,我们的技术,不知不觉就被他们盗取了,现在,他们的电子产品比我们还便宜。所以,那是一个虚伪的民族,我们不希望再遇见他们。”

    “您放心,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剽窃的,希望你们也毫无保留的交给我们先进的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