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准备出征-《我在春秋当暴君》
第(3/3)页
虎狼骑和火枪队可是全脱产的战兵,而两万精锐也是半脱产的状态。
在春秋,耕战一体。
男人穿上军装就去打仗,脱下军装就去种地。
有一辈子打仗的军人,但是没有职业军人的概念,就算是最精锐的军队,在闲暇时,也不是训练,而是种地。
可以说虎狼骑的训练理念,也是大大领先于时代的。
他们平时只管训练,不管其他。
而两万的精锐,也是保持轮换,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训练。
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甚至很多国家,仍旧是私兵制度。
国君要打仗了,召集手下的大贵族,这些贵族再去召集小贵族,每人带着自己的私兵来参战。
以国为单位的军队征募,要到战国才成为主流。
就像楚国,晋国,底下的贵族势力也是很大的,国君并不能做到说一不二,很多时候要向这些贵族妥协。
像灵国这样,令出于一。
是极为罕见的。
灵国的工匠,货物风靡各国,诸国无不羡慕,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灵国的制度变化,只觉得将这些技术学去,就能一跃而成强国。
实在是谬误,灵国的强大,变法的因素更多一些。
灵国能变法成功,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原本灵国就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国内各种掣肘较少,才能较为轻松的转变方向,像是晋国楚国,地大人多,内部势力盘根错节,反而很难改变。
也是因为旧认知的惯性,晋楚以为能靠人多就能取胜。
这是时代的限制,才让晋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反倒是吴国这样克制的才是异类。
春秋复仇之风,本就盛行。
也正是这样,勾践的隐忍才能传扬千年。
吴国龙牙关之战的耻辱,还能忍得下去,徐灵对吴国的警惕,反倒高于其他国家。
“赢枭,车鹿,具盏!”
“臣在。”
“回去整束军队,三日后,我在都城的郊外誓师出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