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曹操的深意-《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


    第(2/3)页

    从屯田,水利到解决逃难百姓的生存问题,再到兵器冶炼,农具冶炼以及丞相府的任用制度,曹操都做了十分精细的安排。

    而在这其中,曹秀也起到了他身为冀州牧的作用,为曹操提供了很多技术改革。

    比如使用牛耕技术,使用水能进行铁矿冶炼,大面积饲养耕牛,出租给逃难的百姓,解决粮食问题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足以彰显出曹秀身为一方诸侯的政治用心。

    这就让曹操十分高兴了。

    因为他不希望曹秀只是一个善于阴谋诡计的谋士,他更希望曹秀是一个全面的领导者,这样才能统管好他十分看重的冀州。

    而就在曹操一系列政治措施下达之际,北方的徐晃与乐进也传来了好消息。

    白狼山之战,徐晃与乐进大破蹋顿,袁熙被斩首,乌桓大军分崩离析,乌桓正式成为曹操的领土。

    曹操得到捷报后,当即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因为乌桓的战败,标志着曹操正式成为北方之主,天下之大,他曹操已然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势力!

    而也就是在徐晃与乐进班师之际,曹操将曹秀叫到了书房,与曹秀进行了一场很长的谈话。

    这是可以预见的,曹秀也早有准备。

    所以当他听到曹操的第一个问题时,他就敏锐的觉察出了曹操此次会谈的目的。

    曹操问道:“秀儿,你知道我为何将冀州赏给你吗?”

    冀州,这个天下诸侯都十分垂涎的地方,最终落入了曹秀的手中。

    可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开始曹秀也未曾明白,因为他实在难以理解,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在曹操已经知道自己在调查当年宛城之战的真相之际,还是将冀州赏赐给了他,这只能让他感到困惑。

    可是在经过一两个月的思考后,他忽的发觉,曹操这一手,似乎暗藏玄机。

    于是他坦然道:“荀彧等大人都担心孙儿的势力过大,会分化丞相府的实力,所以劝谏祖父三思。”

    “汉廷有一个丞相就行了,倘若孙儿的实力过于庞大,势必会影响到祖父的声誉,届时祖父如何还能一统天下,横扫六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