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封赏-《知否从袁家庶子开始》


    第(2/3)页

    之后又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就让各将都回去了,其实他之所以这么安排,倒不是对秦昭有什么不满,相反他很满意,但是好事不能都让一个人占了呀,秦昭这次虽然没有袁文殊功劳大,但是官升一级那是稳稳地。

    袁文殊就更不用说了,按照以往的成例,应该会擢升两级,还会赏赐一个皇庄,其他的金银绸缎就更不用说了。

    要知道袁文殊今年才18岁而已,升了两级之后那可是正五品了,多少人混了几十年也就才五品而已。

    拿着奏章的那位路上换马不换人跑了三天才进京,一到城门口就大喊:“西北大捷,”喊着一路到了宫门口,核对身份后捷报由宫门处内官接手。

    然后一级一级的传递到了大殿之上,由内侍总管呈给了永兴帝,没错此时正是朝会之时,刚刚永兴帝还在听着户部尚书周方行说着,户部钱粮今年要比去年多收入一百万两。

    正在永兴帝高兴之时,就接到了西北的捷报奏章,永兴帝打开奏章看了一会儿,直接大笑的说了句:“好。好啊理国公这次不负朕望啊,来给各位臣公都看看,看看我大魏将士的勇武。”

    内侍总管双手接过奏章,先是交给了内阁首辅韩章,韩章看过奏章之后,震惊之余又交给了其他几位阁臣,永兴帝等了一会,看着内阁和六部主官都看过了之后,又让李内官宣读了奏章。

    之所以不是直接宣读,是因为理国公的奏章上,报捷和请功的部分并不多,剩余的大部分还是局势分析以及西北要打仗了,这才是这份奏章的主要意思,永兴帝也是要让大臣们心里有数。

    “行了都说说吧,这大捷的功臣怎么封赏,兵部先拿个主意吧?”听到陛下点了自己,兵部尚书秦国公刘威出班:“回陛下,按照以往的成例,宁远将军秦昭晋升一级,赏赐金银绸缎若干。昭武校尉袁文殊擢升两级,赏赐金银绸缎若干,皇庄一座。”

    “哦?这袁文殊的封赏是不是少了点啊?”“陛下按照以往成例都是如此。”

    “以往成例?以往成例也没有这样的战绩吧?对了这袁文殊是何许人,众卿有知道的吗?”

    光禄寺卿王清远出班;“回陛下,据臣所知,这袁文殊乃是忠勤伯袁维信家的第三子。”

    “哦?不对吧朕记得忠勤伯只有两个儿子,何来第三子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