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用尽人脉-《贞观三百年》


    第(2/3)页

    原因很简单,这里产出三样宝物,海产品、香蕉、西米。

    实际上,西米在贞观朝的记载中,称作“西谷”或者“沙谷”,也有一些地方志称之为“沙木薯”。

    野生的树种,产量就不算太低,而贞观朝的两次大战,也不是风平浪静就完事儿的。

    大量被镇压的起义军还有囚犯,都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之外的“域外”,南海宣慰使府当初用人,手底下没有犯罪记录的不到百分之一。

    而“广交会”的豪富之家,如果没实力去跟李家、冯家、杜家、冼家争夺金山银山,那就只能另辟蹊径。

    吴王李恪的研究所支持下,选育了不少优质树种,现在“三宝海”的群岛种植园,基本上“沙谷”的亩产,大概是一千斤左右。

    王角在“宝珠椰子饭”杀鱼那会儿,正经的白米饭,其实没吃过几回,但是西米就是管够,当然香蕉也是管够的。

    不过,要从种植园的农场主手中购粮,不是有钱就行的,还得有面子。

    关系之所以被人发展成了一门学问,纯粹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动物。

    提着猪头找庙门,猪头不是关系,找庙门才是,能找到……更是。

    这时候就发挥了钱老汉的作用,同时北苍省行署专员刘亿,也出面打了招呼。这样黑白两道至少这时候就不会在南海抢“昌忠社”“全忠社”的船,沿途的小吏,也会给个面子。

    而运货过境,走北苍省,就又需要用到地头蛇,这时候杀龙港青龙镇的“乡民”,就很和气了,毕竟“上座选人”蓝彩仕打了招呼,他们要运亿点点西米给“杀鱼仔”吃西米露。

    然后在北苍省和茶南省的交界处,“成都路忠武军”的人就挺身而出,愿意为王委员长的货保驾护航,当然了,没有蒸汽机,只有牛马和摇车。

    一路过境,至广西省,“农民儿子”蓝彩仕蓝相公再度发挥作用,期间有没有别的好处,那都是另算,但至少王角给的东西,广西蓝氏是敢收的,不怕有坑。

    毕竟,蓝相公作保,老家那些阿猫阿狗还能扎刺不成?

    过了广西,进入黔中也好,进入湖南也罢,也就稳了。

    即便这时候被土匪抢了一半,王角也是不慌的。

    因为未来的四个月,只要广西、茶南不地震,北苍、南苍不海啸,整个运输链就不会停。

    经费根本不是问题,王角自己一分钱没掏,“劳人党”也没有募集资金,有人掏了这个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