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靖难变护国-《贞观三百年》


    第(2/3)页

    只是,萌生退意这种事情,如果自己来说,那就是为上者怯弱不前;换成了心腹爪牙来说,那就是“兼听则明”的典范。

    徐庶的作为“靖难军”参谋部首席参谋,身份、职位、场合,都是再适合不过。

    而那句“广邀天下英豪,共保汉皇”,简直就是说到了心坎儿里。

    原本发起“护国委员会”的人是柳璨,不出意外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愿意加入、成立“护国委员会”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柳璨的地位会水涨船高,甚至高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柳璨本身就是湖南一省之长,同时又是河东柳氏之后,祖父柳公器跟柳公权是堂兄弟。

    名望、地位,对皇唐天朝十几二十亿的人来说,柳璨就算不是几近完美,但也非常非常的了得。

    “颜筋柳骨”,作为帝国近代为数不多拿得出手的“文艺界人士”,影响力自然是不一般的。

    原本柳璨只是柳公权的族孙,但随着各地的需要,在宣传上,不蹭一下柳公权的名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久而久之,柳璨可能会从“护国委员会”发起人,直接跨越到领袖的地步。

    到了那个时侯,再想去截胡,可能性为零。

    此时,以“靖难军”的军力、势头;加上岭南冯氏的威望。

    只要冯复不是自取灭亡,截胡“护国委员会”领袖的威望,成功率极高。

    毕竟,帝国各地的地方豪族,更愿意看到实力强劲的“护国委员会”,这个框架之中,强力人物越多,他们的底气才会越足。

    显而易见,冯复比柳璨各方面都要强太多。

    可以说,徐庶只是开口说了一句话,但是这一句话,抵得上十亿八亿!

    双方很有默契地思考了一会儿,然而这并非是让冯复和徐庶两个人思考,而是给与会众人,有充足的时间去琢磨,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利害。

    哪怕只是橡皮图章、点头菩萨的广州都督府都督,名义上的“靖难军”总司令路克明,也是有些讶异地看了一眼说完话就开始喝茶的徐庶。

    “保皇……会不会不太好?”

    “是‘共保汉皇’,不是保皇。”

    “……”

    有些脑子来不及转弯的,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但是聪明人则是咂摸着味道……

    人间处处皆尧舜。

    谁还能不是个“汉皇”呢。

    至于洛阳宫里头的那个,换个身份,怎么地也是李氏豪门,天下大族,可以了。

    “诸君以为如何?”

    冯复抬手轻抚了一下上唇上的胡须,面带微笑,如是问道。

    众人这时候便知晓,冯大老板对于这个选择,非常的满意。

    有些耿直的军官,本想开口说话,只是不等他们开口,旁边的人就踢了他们一脚。

    略作提示,再憨傻的人也知道,此时此刻,闭嘴就好。

    “还要冯公……出任‘岭南省护国委员会’主席一职啊。”

    方向既然定了,路克明也是顺势卖好,开口“谏言”。

    至于再三推辞的流程,总还是要走的。

    等到散会之后,那些摸不着头脑的军官们,这才找到了徐庶,询问不解之处。

    只是他们去徐庶那里询问为什么不打过扬子江,打到洛阳去的时候,从广州城发出来的电波,正通往全国。

    ……

    “‘靖难军’突然不打了!”

    “就这么围着南昌城?”

    “对,就这么围着。”

    “这算个什么事儿?!”

    “广州也已经通电全国,成立了岭南省‘护国委员会’,冯复出任主席一职。”

    “嗯?”

    “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消息,应该还有别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