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3章 萧何这是···老糊涂了?-《大汉第一太子》


    第(3/3)页

    这个问题,几乎和母鸡会不会生蛋、匪盗会不会抢掠,以及匈奴人会不会洗澡一样简单。

    但即便如此,天子刘邦依旧是强自压抑着胸中恼怒,将‘英布会不会真的想造反’这句话,堂而皇之的摆在了朝堂之上,摆在了朝臣百官面前。

    作为汉室开国批次的官僚,刘邦此举所暗含的用意,殿内众人体会起来,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很快,便见西席朝臣摆列最靠前的位置,站起一道老态龙钟,甚至隐隐有些萎靡之色的身影。

    “丞相酂侯臣何,谨拜陛下······”

    沙哑的一声拜谒,自是将众人的目光尽数吸引,就连站在刘邦身旁,一时间颇有些无措的刘盈,都没有再被任何人注意到。

    就见萧何对御阶上的刘邦稍一拱手,旋即轻咳两声,才将手中的竹简稍托高了些。

    “贲赫此人,臣尚有些许知解······”

    面不改色的道出这句‘贲赫我认识’,萧何的面容之上,便应然涌上一抹鄙夷。

    “汉五年,奉陛下诏谕,迁九江王英布王淮南之时,英布曾表奏:请调能臣干吏往淮南,以为王用。”

    “贲赫,便于臣奉陛下诏谕,遣往淮南之官吏四百余人列。”

    “臣曾闻贲赫,于长安风闻不善,其人不精政务,而专研蝇营狗苟之术,便欲除其名于官吏册。”

    “然彼时,社稷方兴,官、吏奇缺;臣纵心有不愿,亦只得遣贲赫入淮南,以为英布之臣······”

    慢条斯理的道出这番追忆之语,萧何不由又是两声轻咳,才再度抬起头。

    “后朝堂遣御史于淮南采风,归而谓臣:中大夫贲赫,其人阴险狡诈,又不善政务,为淮南共弃。”

    “于贲赫同入淮南之官、佐,今皆已为千石;然贲赫始为英布任以中大夫之职,至今,仍如是······”

    “又去岁,太上皇驾崩,英布遣内史入京吊唁,谓臣曰:贲赫此人,用之徒耗禄米,实当完为城旦······”

    听着萧何面色淡然的道出这番话,殿内朝臣百官面上神情,无不带上了一抹怪异之色。

    在先前,听到刘邦说起‘贲赫举报英布造反’之时,众人还都之以为:这是刘邦又要唱‘那出戏’了······

    ——从汉立当年的共尉、臧荼,到次年的张敖、韩王信,再到后来的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其‘谋反’的信息,几乎无一不是贲赫这种中层官员检举!

    其从‘王臣’到‘举王叛逆’的历程,也都是极为相似。

    左右不过是在诸侯国做官,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或是没得到重用,或是得罪了那个大人物乃至于诸侯王本人,惶惶不可终日,生怕那天被清理。

    而后,自然是这类人‘碰巧’发现xx王在王宫或者王都周围,暗蓄甲士、粮草、军械若干,于是‘拼死逃亡’,状告于天子刘邦当面。

    再然后,便是刘邦顺理成章的率军出征,将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乃至于有可能发生的诸侯王叛乱,扼杀于萌芽之中。

    对于类似的剧本,过去这十来年,长安朝堂的朝臣百官,基本可以说是听腻了!

    所以,在听到刘邦说‘贲赫检举英布谋反’,甚至似有其事的将拓抄般‘检举书’分发给众人之时,众人只当又是这个熟悉的剧本上演在即。

    但在萧何满是笃定的说出‘贲赫这个人,用过都说差’之后,殿内众人的神情之上,又无一不涌上了一抹迟疑。

    这······

    贲赫检举英布,不应该是剧本吗?

    既然是剧本,那按照惯例,大家伙不是应该配合天子刘邦演一出戏,再得出一个‘英布必须死’的结论?

    往常,和刘邦搭戏搭的最好的,可就是丞相萧何!

    可今天,萧何这是······

    老糊涂了?

    正当众人陷入疑惑之时,萧何的下一句话,更是让众人面上疑惑,转变为了一股彻彻底底的迷茫。

    “依贲赫此人之秉性,此番,贲赫举英布欲反,恐另有隐情。”

    “故臣之意,陛下或当先囚贲赫于长安,另遣使往淮南,面探英布之虚实!”

    与先前,那副走两步就要咳嗽两声,说两句话就要停下喘口气时所不同,说这句话时,萧何的面容之上,只陡然带上了一抹摄人的强势!

    而后,萧何便在殿内众人孤疑的目光注视下,极其迅速的恢复到了先前那副寿命即将欠费的模样,颤颤巍巍来到座位,缓缓坐了下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