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杨舟笑了笑,轻松地解释道:“我实验助手的车,她家有钱,我蹭蹭而已。” “邓哥,你好。” 唐悦此时也下车和邓云打了声招呼。 邓云和唐悦是认识的,这些天清北大学汇丰商学院和邓云联络,唐悦也偶尔帮忙,大家都在一个微信群里。 大家都知道唐悦是杨舟的秘书。 邓云也是此时才知道,唐悦还是杨舟的实验助手,而且竟然是个白富美! 羡慕地看了看杨舟,邓云热情的招呼两人去村办公室坐坐。 杨舟可不想浪费时间,摆摆手道:“以后再叙旧吧,这次是来干活的,你帮我弄的大棚在那里,我需要将实验样品马上种下去。” “行吧,先办正事,跟我走。”邓云点点头,领头走向大棚的方向。 村里的房子都集中在一起,现在都是楼房,有的家庭比较富裕,还是带花园的小别墅。 菜地要走五六分钟,没走多久就来到大棚基地。 一眼望去全是白茫茫一片,这里有五六百个大棚。 不少大棚塑胶已经揭开,里面的菜已经被杨舟前些天卖掉,正在通气晒阳光。 等走到大棚,便看到了钟红,她已经提前来到现场,帮杨舟找好农民,待会帮着种地。 杨舟虽说也是农村人,但身体现在比较虚,实验室种几颗种子还行,真去地里弯腰挖土种1000颗胡萝卜种子,真的会要命的。 唐悦又是个娇生惯养的白富美,这辈子估计都没下过农村土地,让她种还是算了。 不如请个农民帮忙种植,他们正好忙活插标签。 每颗种子都要测量好距离,插好标签和实验记录本,要在上面填写每天的观察记录。 最终选几个样本和真正的成品对比,结合上照片,就可以写出一篇能登上顶级期刊的论文了。 当然,如果什么都没研究出来,自然没办法登上顶级期刊。 论文里,不但要有具体样品成长照片,最重要的还是前面的实验室环节,种出这种植物的原理是什么,做了哪些工作,这才是最核心的东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