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南极之巅:昆仑!-《龙族之掌控雷电》


    第(3/3)页

    即使是身体最强壮的小宋,也经常出现高原反应,需要吸氧。

    幸好,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工作下,工程进度没有任何拖延,顺利完成,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陆俊也做好打算,等这里的工程基本结束,他也立刻返回海法监狱,准备回芝加哥。

    所以,这两天,他格外珍惜能与同胞一起工作的时间,基本上没怎么休息。

    这天,陆俊注视着已经基本建成框架、正在收尾的科考基地,有些好奇地问:“宋哥,我们为什么要在这种地方建基地?”

    小宋挠挠头:“你知道这里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吧?这里对人来说,极度严寒、极度缺氧,是世界上气候最极端最不适宜生存的地方,但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却是罕见的宝地,什么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用老崔的话来说,就是香饽饽,很多人都想来啃一口,只是他们做不到而已。”

    “如果我们做成了,那意义很大,我们将正式成为南极科考的‘第一梯队’,不落后于那些发达国家。”

    陆俊默默点头:“所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要在这里建造一座新的科考站,对吧?”

    小宋笑了笑,自豪地说道:“你看出来了?不过对你来说,这也没什么值得保密的,很快,全世界都会知道,我们中国人,建成了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长城、中山……那这座科考站的名字呢?”陆俊问。

    “我偷偷告诉你,你可别说是我说的,”小宋悄声道,“这座科考站的名字,叫昆仑!”

    “昆仑?”

    “没错,昆仑站!”

    *

    *

    (本卷完。)

    ……

    ……

    ……

    ps:

    1985年2月,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南端建立我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1989年2月在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

    1997年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3天,向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公里。

    1998年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7天,向冰穹a方向推进了464公里。

    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10名考察队员进入冰穹a地区。

    2002年中国第18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在距中山站170公里处架设了1台自动气象站。

    2005年在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13名考察队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冰穹a最高点。

    2008年bj时间1月12日14时45分,17名中国南极科考队员成功登上冰穹a,开展各项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2009年1月27日,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