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八 潘家园的新面貌 十-《全球收藏》


    第(3/3)页

    以苏黄为一派,不肯接受旧时牢笼,大出新意而不违古法。

    二蔡(指蔡京蔡汴兄弟)米芾为另一宗,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在遒劲中见姿媚。

    从这幅字可以看出,出生比苏黄米蔡京年代早很多的蔡襄,他的字基本还是走二王一路,甚至于用笔,结构方面,都与二王有惊人的像是。

    至于米黄苏这三位擅长尚意的草书,他们则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笔墨后有这自己的的发挥。

    “我的意思是,和已经断定的蔡襄《脚气贴》相比,这幅字在用笔上,结构上完全一致!”

    而一向很支持许四海的徐邦达,这回却持存疑的态度,他的理由是这幅画在古代就已经修过,今天又修过,好些旧气给修没了。

    尽管他很看好这幅字,但画心旧气不足,他还存有丁点疑问,所以只能存疑。

    而谢稚柳老先生的意见也是存疑,他的理由是这幅字写得开合间略有拘谨,唐人法度太浓,他也存疑!

    三位先生的一番话,让已经先期鉴定过的皇宫博物院书画组的人心声惭愧,看看人家老先生,说对洋洋洒洒一番长篇大论,说的大家心服口服。

    说存疑,也是说出了自己的一番道理。

    王世襄也认为这幅字是对的,他还提醒书画组的人注意,要区分个人的性格脾气,所处的时代特点。

    蔡襄所处为北宋早中期,而米黄苏三个人都处在北宋中后期,此时社会稳定,物质繁荣,有足够的社会动力去推动个人书法上的拓展。

    他还建议,皇宫博物院也有一份蔡襄的自书诗长卷,这是已经判定为这真迹,可以拿了做个对比。

    这个建议好,大家都要许四海拿上这幅字一起到入宫,两下里对照下不就行了?

    许四海死活不愿意,还说他师傅临死前嘱咐过他,千万别把好东西带进宫里,搞不好就出不来了。

    “真假我自有定论,何况还有启功老师也认为是真迹,我更是不想炫耀啥,就让这幅字一直存疑下去好了。”

    “不行,我一定要怕判断出真假!”徐邦达倒是跟许四海扛上了,“此事一天不解决,我一天不得安宁!”

    徐邦达要许四海把字收起来,明天和他一起入宫,真要是这幅字被宫里收走了,他拿命来赔偿!

    “何必呢!”

    许四海深感徐邦达的话言重了,他还是觉得自娱自乐也挺好的,而且他坚信这幅字就是蔡襄真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