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民兵扩编-《雄起北亚》
第(2/3)页
虽然这不是第一支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 蒙古人占据的比例都不高的军队。但却是转为正规军中,最有希望的军队。如果真能成事,说不得就是现有的正规军中,蒙古人占比最低,归化民占比最高的军队了。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不好。
按照兀鲁图斯和五军都督府的意思,明国所有的军队,都不应该让单一族群占比过高。这既是为了防范某些风险,也是为了促进整个族群的大融合。
眼下扩编的命令一出,那些军中将领们都高兴坏了。
“总督大人,这招募的兵源,还是老规矩吗?”有军将在高兴后,就出声问道。
老规矩就是归化民占比一半,剩下的则从其他族群中招募。若有差额的,则再从归化民中补足差额。
和那些从南边迁移来的移民相比,一直生活在北地的归化民对于参军的热情很高。因为就农耕技术而言,这些归化民是远远比不上那些汉人和高丽农夫的。哪怕赐予了同样的田地,对他们来说也种不出和汉人一样的庄稼来。
但参军了之后,情况却大大的不同了。他们的家人成为军人亲属后, 就可以在官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选择更适合他们的生活。比如去矿上当监工, 去工坊当个普通工人。比起技术性要求更高的农夫而言,去当流水线工人更方便他们融入大明的生活。
就算这些不行,也可以去大的商行充当护卫。
反正不管怎么选,只要不种地就行了。
别以为在后世,种地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在缺少化肥和优良农种的当下,要想获得一个好的收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算有着黑土地提供的肥力,也会因为突然出现的植物病而导致绝收。
在全家都指望着一亩三分地能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一旦收成不好或是绝收,整个家族就有饿死的危险。
而林中的部落都是以渔猎为生的,让他们像那些汉人一样精耕细作的种地,真不是一种好的体验。因而再有别的选择下,能不种地就最好不种地了。
另外搬入城池里生活是很多归化民非常向往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