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修路-《雄起北亚》


    第(2/3)页

    这种与天斗,与地斗的日子,不说欢乐不欢乐了,辛苦、劳累是一定的。

    因有着从前的底子在,所以在建立县城时,便将地址选在了屯河。其面积不大,主要也是管辖着这片地域的移民村子。高岭村算是距离县城比较远的了,平时去县城一趟也是一两个月一次。

    附近生活在林子里的部落时常也会来村里交易,倒是让村子中多了一些创收,且更加的自给自足起来。

    现在还能生活在这片地域的林中部落基本都是完全依附于明国的部落民了。而且数量很少,一来是明国相对宽容的归化民政策,二来就是明国对这些部落的武力弹压了。

    高岭村这样的移民村也是有民兵存在的,否则也不会将那些退役的伤兵老兵往这些移民村安置。

    谷櫟

    就是考虑到地方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让他们起着领头羊的作用。

    论武力,高岭村和那些部落比起来要高一些。那些从前在林子里讨生活的归化民,迁入过来的蒙古人,以及山东地界来的汉人,都是民风彪悍,不怕事的一类。

    村子刚建的那会儿,经常会有部落的生民弄坏了村里的庄稼,或是来村里偷东西。还有偷女人、偷孩子的,惹得上任蒙古村长带着底下的几十号民兵冲到了那部落的老巢。

    一把火就将其一窝端了。

    这还为村里增加了近百号劳力,大大的增加了开辟耕地的速度。

    如此手段,也着实震慑到了一些对村子存有敌意的部落。于是他们不是远迁,就是主动投靠了村子。现在一年的光景过去,村子周边的部落已经不多了。

    眼下连接高岭村和屯河县城的官道还是一条以碎石和煤渣为主的土官道,而连接屯河县城与胡里改城的官道却是已经做到了水泥硬化。

    也是胡里改城乃是胡州的州治所在,是方圆千里唯一的大城了。像高岭村这样的小驻点想要做到水泥硬化,目前是很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