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四国和议确立-《雄起北亚》
第(3/3)页
如此转圜,其实宋国给金国的钱财,几乎就全部落入了明国的口袋。
在这其中,金国和明国还在领土上进行了再次的商定和确立。沿着黄河现有的边界线,以东全部属于明国的山东行省。像山东西路这样刚并入明国的领地,往后金国这边再官府层面上,是不会再让人渡过黄河来打草谷了。
明宋之间倒是没有领土纠纷,但为了保持双方的互信,明国这边主动表示在黄河以北,缩减军队的规模。除了必要的地方民兵和治安军以外,主力部队全部撤走。
从而换取宋国在商贸上,对明国的更多让利。另外生铁、铜、食盐这样的大买卖,双方也准许进行一定的交易。比如明国允许宋国商人在明国境内开采铁矿和铜矿,并且有限度的运回宋国。而宋国这边,则允许明国的食盐在宋国境内合法流通。
还有蒙古银行,也终于可以在宋国境内开办分行了。这对于吸纳宋国豪商的资本,有着极大的助力。
最后在军事上,也是四国都比较关注和尤为重视的。那就是当汗庭主力返回漠北,攻伐中原时,签订和议的四国,必须出兵。无论是顶在第一线的金夏明,还是位于大后方的宋国,都不能置身事外。
否则的话,就是背信弃义共击之。
这里面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受攻击一方是被动挨打的情况。如果是主动挑衅,那么其他三国也不必跟着引火烧身了。
于是这样的协定签订下来,无论是金夏两国,还是明宋两国,都较为满意。至于到时候如何遵守协定,如何执行,违背了又如何落实惩罚,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反正大明这边,是绝不会真的为了一纸协定,而主动去摸老虎屁股的。
这商业上的利益,才是明国一直渴求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