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足中原-《雄起北亚》


    第(2/3)页

    不敢耽搁,葛靖立即带着几个衙门里的重要官员往码头的地方赶。

    作为登州最重要的商贸交流之地,码头区是经过一番扩建的。并且其中还用了明国最新式的水泥,使得整个码头区的地面都一马平川。

    葛靖来时,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在这里做营生的商贾,也有刚下船的船员和海商,还有很多在码头做工的工人。他们都被官府临时召集起来,组成颇有规模的迎驾团。

    这个时候当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葛靖在亮明身份后,就被维护秩序的治安军放行,从而顺利的来到码头的最前方。这里汇集的人不多,主要是登州地面上的官员和少数没有被迁走的士绅。

    包括并不在明国统治范围内的圣衍公孔元用。对方还有一个官面上的身份是曲阜县令,但因不久前的难民潮波及了整个山东,尤其是与明国接壤的州县,被途径的难民侵扰得不成样子。地里但凡还有口吃的,都被难民薅光了。

    并且在饥饿的驱使下,很多难民还会成群结队的成为到处杀人放火的乱民。曲阜的地界上,就被途径的难民给狠狠的肆虐了一番。孔元用有感于混乱的时局和随时丢掉的小命,便带着大半留守在曲阜的孔氏一族,全部进入明国境内避难。

    说起来,他的圣衍公还是蒙古汗庭给封的。他的哥哥孔元措也是圣衍公,只不过是金国封的,如今已被勒令随着金庭南迁到了开封府。还有一个圣衍公是宋国封的孔文远。

    这也造成现在罕见的三个圣衍公并立的乱象。

    明国好歹在名义上是蒙古汗庭的封国,对于汗庭封的圣衍公,也就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当时这件事山东巡抚是上报过给兀鲁图斯的,询问该如何安置。

    只是那时候整个明国上下都被突如其来的难民潮给弄得手忙脚乱,根本就没精力顾忌这个不请自来的圣衍公。山东的地方官府也就随便找了个空的宅子,让他们暂且住下。

    至于定时的俸禄、赏赐什么的,那是绝对没有的。官府都还巴望着上面多拨付一些款项,哪里有多余钱财赏给圣衍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