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各方反应-《雄起北亚》
第(2/3)页
如今在北地,宋廷的名望虽差了些,但还是有不少汉人世侯心存观望之态的。只要宋廷还想收复北方的失地,那他们就不能对山东的战事置若罔闻。
抱着这种想法,求援的信使也是急匆匆奔赴南边的宋廷,希望得到一些援助。
其实不用李全送信,南边的宋廷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蒙古人攻打京东路,虽说只是名义上的京东路,真正治理当地的,还是李全为首的红袄军。但还是给武备羸弱的宋廷带来震动。
于是临安,大内朝堂上,有关此事的争论成了朝会上最重要的一点。
不过主要观点,还是是否出兵。
基本上,就是两派。其中以权相史弥远为首的主和派,以及以皇子赵贵和为首的主战派。
在主和派看来,山东的李全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对于宋国而言,如同鸡肋。且蒙古人势大,连压着宋国百余年的金国都被赶到了南边,那宋国就更不能与其交恶了。
另外此次战争的由头,是李全杀了东蒙古的商人,这叫咎由自取。所以被东蒙古人打了,也叫活该。
甚至还有人建言,趁着这个蒙古人攻打李全的机会,一起出兵山东。不求恢复山东全境,将海州抢夺回来也是好的。之前由于李全已经俯首称臣,所以宋庭也不好明着将手伸进李全的地盘。
现在有这个机会,刚好将战线北移。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因此而与蒙古人交好。将来蒙古人南下攻打金国,也好跟着一起出兵,收复中原。
因此前开禧北伐的失败,导致朝中几乎已经无人相信,仅凭宋国一国之力,就可以收复中原。这也是偏安一隅久了,使得大多数人都没了先辈的志向和骨气。
至于主战派,则是认为李全已经受封于宋国,那就是宋臣。山东之地,也成了宋国的京东路。此次东蒙古攻伐山东之地,那就是进犯宋国。
出兵反击,也是应有之理。而且蒙古人明知宋廷已经接受了李全的归附,还是出兵攻略山东,那就是与宋廷为敌。
在这种敌人挑衅在先的情况下,一味求和是毫无意义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