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高小畅也在此时回来了。 一见到秦牧,便是极其兴奋的说着。 虽然说高小畅是叛将,但此时已经归属于秦牧。 这自然,便没有了对高句丽的任何流年之处。 这可以说是这些北方国家,尤其是高句丽这里小国的特性。 这些人之所以聚拢在一起,就是因为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因为有着同样的利益而聚拢在一起。 还没有形成一众特定的国家文化。 更没有形成国魂,不管是如高小畅这样的高级将军,还是普通得老百姓,平日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 尤其是高小畅,曾经还在朴万昌的手底下,拥有数万虎狼之师,跟随朴万昌征战大唐。 但是,这些人对于高句丽,都没有什么归属感。 所以说此时投降儿过来的的高小畅,曾经可以为了朴万昌而征战大唐,现在同样为了秦牧而挣扎高句丽。 这没有任何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高小畅为了表忠心,那在秦牧面前是极力的想要表现自己的价值。 随之而来的,是陆陆续续的高新军。 原本五六万兵力的高新军。 却发生了让秦牧都为之惊叹的一幕。 不得不说,古代战场上的的战士人数。 除非是控制的极其严格的军队,每一个人都是有详细的档案。 若不然,真的就是一个虚假的数字。 全都是扯淡。 在一战之后,高新军不仅没有减员,甚至于人数还变多了。 乘着天色还没有彻底的昏暗下去。 秦牧重点了三军。 竟然发现原本六七万人数的高新军,竟然变成了十万之数。 与高句丽士卒在平原一战,有多么艰难是有目共睹的。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是正常的。 可是这个不减反增就让人瞠目结舌了。 “将军,在追杀的过程中,许多的高句丽士卒头像过来了,其实这些人见到没有了出路,投降是正常的事情。” 高小畅低声的解释了一句。 秦牧点了点头。 对此,没有多说一个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