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看看! 景和帝为了泄愤而杀了谈森瑜,自己就立刻变成暴君,而谈森瑜却因此而名垂千古,成为大大的忠臣。 这样的亏本事情,景和帝愿意干? 傻瓜才愿意! 因此,无论景和帝现在怎么生气,他都不可能对谈森瑜下手。 更别说赵寿知道自己的主人。 其实景和帝并不是一个嗜杀的人,在位这么多年以来,他御笔钦点杀掉的人,真是寥寥无几。 而且多半是罪无可恕的罪犯。 比如上一次漕粮引发的大贪腐追查。 南宫忌、王飞腾、林镇远等等该杀的大臣,他都一个没有杀。 杀掉的只不过是一个林镇远的儿子林耀罢了。 并且林耀的死因还不是因为什么贪腐和嚣张跋扈,而是因为他直接参与策划了对裕王世子柳铭淇的刺杀。 这才是触犯了景和帝的龙鳞,直接下令斩杀此獠。 换做现在在景和帝御座下面的谈森瑜,人家私德从来不亏,为人非常清白,家里甚至是穷困,你用什么借口去杀他? 杀了他,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不满! 那时候可就真的不妙了啊! 景和帝显然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他才只是扔出了杯子而已。 换做了我大明皇帝,肯定是“拉出去,杖责一百大板”了。 要是换作了我大清皇帝,至少都是斩首示众。 景和帝就是以扔杯子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这也表明了他并没有其它的办法来惩罚谈森瑜。 前面说了,杀谈森瑜就是成全谈森瑜的名声,然后把自己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别说是杀谈森瑜,即便是皇帝想要处罚谈森瑜,把他给直接免职赶出朝廷,或者是降职处分,把他贬出京,那也是不大现实的。 还是那句话。 谈森瑜说“立太子”是出于公心,并不存在他巴结谁,而是一心为了大康江山所想。 当然了,这就肯定是得罪了皇帝。 因为如果皇帝没有儿子,这另立了宗室子弟作为太子,他的这一脉也就算断绝了,再也不能名正言顺的接受后世皇帝对他的祭祀。 可这对于整个大康江山却是好事儿。 别的人或许没有这个胆子直接向皇帝上书,但事后保护这个说老实话的人,还是有决心的。 于是又变成了满朝文武的反对,皇帝怎么可能拗得过他们? 所以还是没办法,皇帝照样不能处罚谈森瑜。 顶多顶多就是把谈森瑜给闲置起来罢了。 但这也不可能闲置多久,每一年的考核之中,吏部的人肯定必须要把谈森瑜评为超一等。 超一等是必须要提拔的。 因此谈森瑜下一步说不定还要升官,直接以后再接着怼皇帝。 所以啊,皇帝很难很难。 这一点谈森瑜也晓得,可他还是不得不说。 杯子砸在身上并不疼。 但再说下去,皇帝还会更加的愤怒。 然而为了整个大康的江山,谈森瑜来此之前就已经豁出去了。 “陛下!” 谈森瑜跪拜下去,继续重复道:“请陛下以国事为重,尽早立太子!如此,臣等才能安心,天下臣民才会安心!” 景和帝脸色铁青,半响之后才道:“你想要立谁为太子?” 皇帝这话里面有陷阱。 倘若谈森瑜敢说“臣以为……”这便是逾越了,景和帝就能名正言顺的驳斥他,让他滚蛋。 立太子之事如此重大,岂能轮得到你来胡说八道? 谈森瑜不算是绝顶聪明之人,但因为他没有什么野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决定人选,所以他根本不可能上当。 他想都不想的道:“此事关系重大,应由陛下、肃王、众位丞相、学士、六部尚书共同谈论决定,臣下人卑言微,不足以参与其中。” “你也知道自己人卑言微啊?”景和帝冷哼道,“但你逼迫起君父来,可是一套一套的!” “微臣死罪!”谈森瑜一本正经的道:“倘若陛下杀了微臣就会安心,微臣宁愿一死!” “滚出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