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上午,钟彬便已经到了裕王府。 德王府现在还在打扫和修缮,柳铭淇巴不得在家里多住一段时间。 对于儿女来说,哪里都不如有娘在的地方啊。 钟彬到了书房门口,看到柳铭淇正在奋笔疾书。 “小彬啊,你来了?”少年抬头对他挥挥手,“你等一等,我把这个东西应付完再说。” “是!” 钟彬很有礼貌的行礼,然后便坐在了旁边等待。 他看着这位“圣人”亲王,拿着笔一直不停的写,连思考都没有,也不知道在写什么。 柳铭淇这是在做功课。 昨天才回答了皇帝三个问题,今天他又让宦官送了一份问卷过来。 “新任漕运总督苗炎即将前往江南漕运衙门,鉴于漕运衙门如今非常混乱,他向朝廷申请三百万两银子的经费,以求拨乱反正,早日恢复漕运正常。你认为朝廷该不该给这笔钱?该给多少?” 宦官等柳铭淇看了这份问卷,还特意的说了一句:“王爷,皇上特意叮嘱,‘铭淇不许这一次又像是上次那样胡乱回答,至少要写满三百字。’” 当时柳铭淇就吐槽。 你还是语文老师吗? 作文还得规定字数? 但他也没办法,皇帝都专门说了,他难道还要对着干么? 所以就写呗! 皇帝和苗炎对柳铭淇看得很准。 他们知道,从正统的意见和谋略来说,柳铭淇就是渣。 别看柳铭淇挂着一个圣人的头衔,但他的所作所为,根本和儒家没有半点关系,和法家的关联也不大。 唯独在旁门左道的办法上,柳铭淇就是一个决定的天才。 很多时候这些办法都能解决问题。 只不过是稍微阴损缺德了一点。 柳铭淇自己的确是这么做的,但在他眼里这绝对不是什么阴损缺德,而是一切从解决问题出发,有点太宗的“不管什么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味道。 只要能解决问题,我管它什么办法。 就问你,花旗国压迫我们几十年,他们讲了半点仁义道德吗? 我们的忍辱负重,换回来的是什么? 不说了。 柳铭淇现在奋笔疾书,写的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 “吓唬白恒望,让盐政衙门拿五百万两白银出来。” 老实说,这法子确实是有点阴损。 人家盐务大臣白恒望又没有得罪你,结果你一次又一次的去薅羊毛,上次要了上千万不说,现在又要来五百万,纯粹把人家当成提款机了。 但从实际角度来说,这又是非常妙的。 皇帝为什么要问这么一个问题? 不就是朝廷诸公舍不得钱,他自己也舍不得钱吗? 真要他们能舍得,这一次朝廷抄家抄得发了大财,区区三百万两还拿不出来? 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拿,所以在找柳铭淇和柳铭观询问办法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