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漕运衙门最大的问题,根本不在柳铭淇说的漕卒和船只损耗上面。 而是在于上下其手的贪腐,以及火耗上面。 上下其手的贪腐,苗炎过去之后,肯定会好好的整顿,也肯定会好转许多年。 但只要苗炎离开,继任的人不如他,那么要不了两三年就会恢复原样。 这是古今中外都无法避免的。 另外的火耗也是一样。 漕运衙门的火耗非常高,大约达到了1.8倍。 什么意思呢? 就是想要从江南运送一斤粮食到京城,必须要在江南准备好1.8斤的粮食才行。 如果想要运到西北驻军的地界,那还得再增加一倍的火耗。 于是这几乎翻倍的损耗,大大的消耗了粮食,使得饥荒年生就越发的触目惊心。 但这一点比起解决上下其手的贪腐更加麻烦。 为什么? 你觉得1.8倍就很高了? 那是真的不高! 走陆路来运输的话,到京城是五倍的火耗,到了西北关隘是十倍! 意思是你从江南运十斤粮食去西北关隘,最后只能有一斤能送到。 看看! 相比起陆运,你敢说漕运不厚道? 柳铭淇都要啐你一脸的口水! 但漕运衙门的火耗,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实际上在整个大运河的运输船队之中,都是待遇最好、损耗最少的。 因为沿途各地的关卡,是不敢拦截漕运钱粮船队的。 可一般的那些商人们的船队,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们遭遇的各种税赋,少的都有两三倍,多的甚至是七八倍。 在这里面又牵扯到大量的腐败,大量的关卡人员吃拿卡要,以及不合理的各种税赋。 别以为这事儿就我大明、我大清有,事实上每个朝代都有。 连大康也不能免俗。 相信这一方面也是苗炎整顿的重点。 大康以商业立国,大家都知道,只有商品流通多了,价格才会便宜。 倘若是经过层层的加码,哪怕是再便宜的东西,也会变得很贵。 从这方面来说,勋贵和宗室们就占了便宜。 除了一些正规的大型收税收费关卡之外,他们其余的都不用缴纳钱,那些小关卡更是不敢去为难他们。 不然惹出麻烦来,他们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还怎么来捞钱? 连裕王这种不怎么做生意的人都晓得,漕运上的关卡,除了正规的收钱来让漕运运营、缴纳税赋之外,至少还有两三倍的钱财,是被中间所有的人给吞了的。 可朝廷管也管不了多少。 比如说,之前说过的,漕运衙门要修缮河道、清理淤泥的时候,都是让地方来出钱的。 地方官府又有多少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