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举人拉横幅!【第二更!求全订!求月票!】-《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1/3)页

    此时正是下午时分,天气炎热,街上的人并不多。

    这么一百多的儒生忽然出现在街头,顿时引来了许多人的注意。

    特别是绣衣卫衙门和巡捕衙门的人,马上就紧张了跑了过来。

    结果一过来,他们就瞧见了这群儒生打着的横幅旗号。

    “太子不仁,枉为储君!”

    “叩请陛下不要徇私,斩尽天下贪官污吏!”

    “南宫忌当斩!王飞腾当斩!太子也不可饶恕!”

    “……”

    拉起的横幅一条比一条过分,吓得他们赶紧就呵斥了起来:“干什么?干什么?给我站住!把横幅交出来!”

    “大胆!”

    黑袍儒生踱步而出,“我乃举人巩渊,受大康法令保护,不以言论获罪!尔等粗鄙之人,岂能阻挡我们向皇上上书提议?滚开!!”

    巡捕衙门不知道巩渊是谁,但绣衣卫的那位在场的总旗就暗叫不好了。

    身为绣衣卫总部的中级官员,他当然对许多人的名字都能记住。

    恰好因为他之前对接的是江南的绣衣卫,所以这个叫巩渊的江南才子,他印象非常深刻。

    巩渊并不是江南最有才华的才子,但他绝对是江南才子中的一个超级有人望的。

    巩渊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曾经任四品知州,爷爷曾经任六部官员从五品,连续三代都有举人。

    他自己考上了举人之后,便宣布自己绝对不会再参加科考,而是要读书会友,游历山水。

    这都也罢了。

    巩渊却在这个过程中,经常组织文会,到处批评朝政弊端,甚至是江南总督刘仁怀他也敢批评。

    但就因为巩渊的这种敢于批评和发话的性格,使得他在江南文坛有一大堆的拥趸。

    大家都喜欢巩渊这种敢说敢批评的作风,觉得他有赤子之心,甚为可敬。

    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来到了京城!

    以他煽动人心的手段,恐怕是有点不妙啊!

    想到此处,总旗厉声呵斥道,“太祖让你们可以言论,并不代表你们可以胡说八道!现在谁告诉你们太子有罪了?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事情,你们也敢闹到街面上来?还敢去骚扰皇上?这可是大罪!”

    你要说别的人,恐怕也就被总旗给吓唬住了。

    可在场的是什么人?

    都是进京赶考的举人们!

    都是天之骄子。

    这个年龄的学子的热血,是比翰林院的进士们还要热烈。

    谁会怕你一个绣衣卫?

    江南第一才子,也就是刚才那位面如冠玉的儒生荆睿思,跟着站了出来:“是不是大罪,轮不到你来说……给我们散开!不然你们有种就把我们杀了!”

    在场已经围了好多老百姓。

    见到了爆发的冲突,他们都是兴奋不已。

    见状有一个无赖便吼道,“大人,别怂啊!干他们!把他们全都抓了!”

    巡捕衙门的巡捕狠狠的瞪了这个家伙一眼。

    你开什么玩笑?

    上百个举人全部给关起来,这会引发多大的动乱?

    前脚他们敢这么做,后脚翰林院的一群小官们就能把巡捕衙门给冲垮了。

    真的发生这种事情的话,连苗炎都不可能说话。

    他敢动翰林院的这群“储相”们,就是在和所有派别一起作对了。

    要知道,翰林院里面儒家、法家、墨家等等流派全都在,能进去里面的都是各家各派的最优秀子弟。

    你苗炎敢动他们,那群老头子非找你拼命不可,包括法家的那群老头子!

    况且退一万步说,难道这群举人有罪吗?

    无罪!

    太祖皇帝就给了他们这个特权,所以最重法令标准的苗炎,必然不可能管。

    至于为什么翰林院的小官们会这么冲动?

    很简单啊。

    三五年、七八年之前,他们就是这群举人中的一员。

    用现代化来说,现在的举人们就是他们的学弟,是他们在政坛上天生的亲人。

    况且举人们做的事情又不犯罪,还非常符合他们的心意,你说怎么可能不去救?

    这事儿千牛卫总旗同样也想到了。

    苗炎不敢抓,难道我们家高大人就敢抓了?

    这不踏马的瞎扯淡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