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哐当!” 太子扔掉了刀,看都不看葛池,直接命令道:“去抓几个小主管,分开审讯,一定要从他们嘴里撬出供词来,尽快的追回粮食。” “是!” 侍卫们蜂拥着冲向了不远处跪着的一群官吏,惹得他们一阵尖叫痛苦,场面混乱一片。 但这个时候,外面忽然就多了一群人,也吵闹了起来。 骁骑卫将军张铁旋即走了进来,低声道:“殿下,襄阳府知府祝宽杰在外面。” “祝宽杰来了?好!”太子冷哼了一声,“叫他进来!他也脱不了干系!” 祝宽杰很快就走了进来。 他还带着好几个官员的,衣冠还稍微有些不整,显然来得匆忙。 有点微胖的祝宽杰,一进来就看到满地鲜血和躺在地上的葛池,吓得惊叫了一声:“这……这是怎么了?” 他后面的几个官员更是不堪,直接就有人跌坐在地了。 “怎么回事儿?”太子冷冷的看着他:“祝知府,你别告诉我,这仓库里面的粮食大规模被调换,你一点都不知道?” “粮食被调换?”祝宽杰连忙摇头:“不可能啊,我们府衙军士每天都守在这里的,每出一车就会有记载,弄错了可是了不得的啊!” 看着他装疯卖傻,太子干脆也不和他绕圈了,“那你是不是想要告诉我,这里面大量的麦麸,也是从京城里运来的啊?不是你们这群贪官污吏给调换的!?” 祝宽杰倒吸了一口气。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太子,又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死不瞑目的葛池,不觉有点口干舌燥起来。 “说啊,你倒是说啊!”太子却以为他心虚了。 祝宽杰闻言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压低了一点声音:“殿下,我们借一步说话。” “就在这里说!当着所有的东宫侍卫、禁军将士们说!”太子指了指四周,“本宫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希望你也是!” “可是……” “祝知府,本宫给过你机会了,如果你再执迷不悟,当真以为本宫的刀只能杀一人吗?”太子怒吼道:“还不快交代!” 祝宽杰吓得差点跳起来,太子倒是提醒了他,再不说实话的话,恐怕就要和葛池一个下场了。 他连忙提高了声音:“我的殿下啊,您弄错了啊!朝廷从京里运过来给两湖地区的第一批四百万石粮食,本来就是三百万石麸糠,一百万石大米,然后我们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掺杂着熬粥给老百姓吃啊!” “你胡说!” 太子气得又想要拔侍卫的刀了。 这群人当真该死!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执迷不悟,漫天撒谎! “下官没有胡说,我手里有王尚书亲笔写的文书,还盖有户部大印!”祝宽杰大声道,“就在下官的府衙里面!不但是襄阳府的五十万石粮食是这种比例,就是全两湖区域,都是这样的!” 太子一愣,脸上的暴怒神色瞬间消散了不少:“王飞腾?” “是!” 祝宽杰此时终于弄明白什么原因了,苦笑道:“在粮食来之前,王飞腾王尚书便以户部公文发给了我们两湖的官员,特意解释了一下,说这一次蝗灾严重,朝廷为了避免粮食不够,就先用这种方式赈灾。” “不可能!不可能!” 太子眼睛瞪大了,“父皇,父皇怎么没有跟本宫说?你撒谎!” “都到了这个时候,下官还敢撒谎,这不是嫌命长了吗?”祝宽杰道:“殿下,此事是经过几位丞相和六部尚书公议过的,绝对做不得假……您要是不相信卑职,您可以去附近的几个府看看啊,他们的粮仓如果全都是大米,您直接回来割了下官的脑袋!” 太子愣住了。 他的脑子一片空白。 理智告诉他,祝宽杰说的不是假的,甚至于刚才的葛池说的也不是假的。 如此弥天大谎,很轻易就能揭穿,根本不可能隐瞒。 他们更不可能毁灭证据,杀了自己这群人——羽林卫和骁骑卫都在,襄阳府的守备军哪里打得过? 祝宽杰现在还敢这么说,就只有一个原因了。 那个户部守仓库的小官葛池,从一开始说的就是真的,朝廷运来的粮食,大部分都是麦麸!! “为什么?为什么?麦麸怎么能给人吃啊?”太子喃喃自语道。 “殿下,卑职觉得朝廷诸公考虑得都是对的。”祝宽杰躬身道:“如果一开始就用尽了仓库库存,这一波的灾难持续时间又很久,那该怎么办?只有先节约一点,才能保证民众们不断粮啊。麦麸粥比起树皮草根好太多了,能活下去不比什么都重要吗?” “唉!本宫……本宫……愧煞也!!” 太子现在终于是相信了祝宽杰的话。 看着地上死死的睁着眼睛的葛池尸首,他又羞又气又恼,终于一阵天旋地转,直接往旁边倒了下去。 …… 注:景和三十年秋,太子率众督察两湖区域蝗灾过后赈灾一事,于襄阳误斩储粮仓场司主管葛池。事后太子自呈疏罪过,避于驿站听候发落。 帝曰:“太子铭宇办事躁急,事先未能全面调查、召集证人听取证词,便怒极私自斩杀朝廷命官,是为极大罪过;惜葛池敬忠职守、兢兢业业,遭此横祸,实乃太子一人之过。今撤去太子‘监督两湖蝗虫赈灾大使’一职,罚其俸银一年。然两湖灾害未平,仍需能臣干将督促,着太子铭宇戴罪立功,继续严厉督察不法、纠正错误。望太子吸取教训,不改初心,认真完成朕之交代,不负臣民期望,如此诚天下子民幸甚,社稷幸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