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叶琢的运气-《玉琢》
第(2/3)页
转眼间,便已是大年十六,聂家大宅灯笼高挂,红毯铺地,一派喜庆,原是聂家家主聂昆仲的四十大寿到了。聂贵妃的哥哥、大皇子的舅舅过寿,不要说南山镇、南云城,便是京城里的豪门世家都纷纷派了直系子弟来,登门拜寿。所以从清晨起,便有马车源源不断在从四面八方驶来,不到中午,聂家门外两边的道路上就停满了车,晚来的车便要停到停聂家大门足有半里远的地方,那些人只得步行一段路才能进门,饶是如此,也没人敢有怨言。聂家占地极广的宅子里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聂家财大气粗,请了许多唱戏的、耍杂耍的、说书的到宅子里头给客人消遣,聂府的下人全都忙得脚不沾地。
杨建修自然也跟着袁朝林去了。只是大厅里有多少王候公爵人家要招待,他们这样的小官,只能被安排在小偏厅里,喝一盏茶上一桌酒席,吃完便得告辞给别人腾地方了。这整个过程,只有聂家一个子弟前来打了个照面,陪着喝了一杯酒,算是尽了礼,聂仲昆的面根本见不着。
杨建修在南云城当了十年的主薄,对聂家寿宴的情形比新来的袁朝林还要清楚,因此对此并不以为意,只担心自己呈上去的礼因不贵重,聂仲昆怕是连看都没看到,白白辜负了叶琢的一番心血。不过他的地位和钱财都有限,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再无他法。只希望这给玉雕大师送玉雕的特别之处,能引起聂仲昆的注意。
然而杨建修这个期望注定要落空。
这世上聪明人不少,杨建修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早在聂仲昆接任家主之位,并开始过寿时,便有人想要采取这种手段,引起聂仲昆的注意。一开始确实有效,聂仲昆本着提携后辈、发现人才的想法,还兴致勃勃地看过两年。后来发现这种做法的后果便是送到聂家的玉雕作品堆集如山,哪怕是平常日子,也会有人送上门来。他不胜其扰,干脆一件都不看。然而这种做法并没有见效,仍有许多一无所知或是抱着侥幸心理的人送来玉雕。
所以此时,聂家的一个房间里堆的全是这一次寿宴得到的玉雕作品,品质高低不等,雕工也优劣各异。
而聂仲昆也只是把那些王公贵族的礼单看了看,对人情来往做到心中有数,便不再去理会这些东西了,由着他的妻子带着下人收拾入库。
本来这东西收进去之后,有可能会到聂家送礼需要用到这东西,才会去翻出来看看,这一放不知要沉积在这里多少年。到时候,或许叶琢都已成了孩子的母亲,再不动刻刀了。
但是她运气好,自去年开始,聂博文就开始接手家里的一部分产业,家里的人情来往虽说是主妇的主要任务,但做家主的一定要熟悉,重要的人家,送来什么礼还得亲自过问。所以借着今年聂仲昆办寿,其妻孙夫人特意叫了儿子来,叫他看礼单,以熟悉人情世故。聂博文嫌这事枯燥,便要死要活地拖着杜浩然过来。
当下人念到杨建修的名字,说明其送的礼是一件玛瑙玉雕,一直懒洋洋坐在那里喝茶的杜浩然猛地抬起头来,望了他一眼,眉毛微拧,不过并没有出声说话。直到他回到自己的住处,才叫了自己的随从:“去,告诉周继管事,叫他把杨建修送的那件玛瑙玉雕拿来看看。”
他在聂家的地位超然,光他帮聂家留出来的原石,不知出了多少极品玉料,帮聂家赚了多少钱。所以且不说一件玛瑙玉雕,就是更贵重的东西聂家都不会拒绝。
所以不一会儿,那件玉雕就被送到了他的手上。杜浩然拿着那件玉雕,看了许久,方放了下来,叹道:“这世上,果然有天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