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控制风向!(第四更,求票!)-《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而基层将领,才是决定军队战斗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也并非全无收获,至少枢密院对于在清查田亩时候的武力护航上还是颇为支持的。

    到了这里,三司、枢密院、政事堂已经达成了共识。

    若是按照以前的执政,这已经是极为理想的状态了。

    但欧阳辩知道,最终阻碍的是司马光为代表的言官。

    在听证会陆续的举办之间,大宋周报上的争论越来越激烈。

    不过司马光等言官没有加入。

    因为欧阳辩已经和司马光通过风,说是会在近期与他们开办一场听证会,让司马光约束一下其他的言官。

    司马光对欧阳辩的观感非常好。

    在劝说仁宗立皇储以及在濮仪之议中欧阳辩的表现,让司马光等人认为欧阳辩和他们是一路人。

    尤其是欧阳辩在当监察御史的时候,一月一弹劾驱逐一个贪官的时候,不仅仅是司马光,几乎是所有的言官,都视欧阳辩为楷模。

    所以欧阳辩的话他们愿意听,至少现在愿意听。

    不过在政事堂、三司、枢密院等听证会陆续举行,却迟迟没有轮到他们的时候,司马光还是有些急了,接连催促欧阳辩尽快举行。

    欧阳辩答应了。

    不过正是这段时间的缓冲,大宋周报上的舆论虽然看起来越来越激烈,但风向却被曾巩控制下来了。

    曾巩按照欧阳辩的吩咐,看似每次都给反对派登报的机会。

    但同时都会用几篇几乎是指着反对派文章骂的针对性文章登报。

    这样读者先是看反对派的文章,觉得有些道理,但是觉得哪里不对。

    一看支持清丈田亩的文章,字字句句都将反对派的文章中的缺陷揪了出来,顿时反对派的真面目被彻底的揭露出来,人人生厌。

    这倒不是多高明的手段,无非就是控制了舆论的基本操作而已。

    况且隐匿田地这种事情原本就不能放在光明处细看。

    无论反对者如何鼓吹他们有多么为多少穷苦农民着想,他们认为,天下贫苦农民就是靠着这些隐匿的田地过日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