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筹办听证会!-《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这么一个人,自身持正,如果不能让他信服,是不可能让他屈服的。
枢密院管军事,对于政事一般不会涉及,除了枢密使因为要经常配合,对于政事倒是会过问。
不过枢密使是富弼老丈人,富弼是庆历老臣,前两次的清丈田亩都有他参与,所以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三司那边是张方平执掌,此事虽是欧阳辩和赵顼两人蓄谋已久,但也算是三司不愿意出钱而导致的。
所以三司应该会对这个事情大力支持的。
现在麻烦的是台谏。
先说谏院,司马光主持的谏院,历来头铁又团结。
司马光出来发言了,那么范纯仁、王圭等人还会远吗?
司马光这些言官软硬不吃,如果不能够在道理上说服他们,那么一样是很难让他们信服的。
其实这所谓的听证会,欧阳辩就是要拿来弥合与言官的关系的。
宋朝的言官系统是个非常奇怪的系统,宋朝言官不像唐代时候那样,有专门针对皇帝的言官。
无论是御史台也好,还是谏院也好,其实都是对着官员去的,而且主要就是冲着官府去的。
以至于政事堂的行政经常被言官掣肘。
政事堂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和言官扯皮,而皇帝却能够高居台上,看着属下扯皮。
虽说权力有制衡是对的,但是在欧阳辩看来,言官管得太多,这就大大折损官府的效率了。
听证会这个首创,其实欧阳辩就是拿来专门和谏院沟通的。
有什么事情先在政策制定之初讨论完毕,后期执行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扯皮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欧阳辩虽然没有做过工程项目,但是对于工程的流程却是熟悉的。
一个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这样才不用来回扯皮。
御史台倒是还好,御史台对于政事一般来说并不会太多干涉,而是关注于官员本身的监察。
至于这次要针对的大地主们,是铁拳打击的对象,他们的意见不太重要,反正他们都是要反对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