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包拯也受请托?-《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仁宗最是忌讳结党,对什么同年、座师等等关系纽带是非常警惕的。
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提这个,要是有人去告他一状,他的前程就没了。
欧阳辩看着蒋之奇呐呐不言,心里颇为痛快。
这个蒋之奇,熟悉的人应该知道,就是他弹劾父亲欧阳修与大嫂吴春燕乱‘伦的,以至于让欧阳修差点遗臭万年,也让大嫂差点无法做人。
欧阳辩有时候对欧阳修也是恨铁不成钢,但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好吧,其实他就是护短,怎么着?
欧阳辩到没有主动找事的意思,但蒋之奇自己非要凑过来找抽,那他就不客气了喂。
欧阳辩扫了一眼远近围观的御史台同僚,大声道:“诸位同僚,辩初来乍到,不懂御史台规矩,年纪也小,终归不太懂得规矩,如果有得罪的地方,辩先和诸位前辈道歉了。
其实蒋里行说得没错,言官的风闻奏事是官家赋予的权力,咱们的确可以因此而发挥作用,但察院与台院殿院不同,察院的职责是掌分察六曹及百司之事,纠其谬误,大事奏劾,小事则举正。
察院本身的职责决定我们不能单纯的提出问题,还得找出问题是什么,好让受监察者得以纠正。
所以我们察院必须经过调查,才能够有发言权。
这一点上面绝非为了沽名钓誉,也不是为了批评诸位同僚,纯粹是我们察院在提醒自身要谨言慎行,莫要空谈误国罢了。”
附近的御史们脸色缓和了下来。
欧阳辩的话里行间颇为谦逊,也声明了并非是为了哗众取宠,更不是相对整个言官的权力根基发起挑战,只是因为察院本身职责的注重而已。
这等解释他们是认可的。
不远处的御史中丞公廨中。
胡宿和包拯面对而坐。
外面欧阳辩清朗的声音清晰可辩。
包拯脸上有微笑,和胡宿轻声道:“如何,没有让你失望吧?”
胡宿瞥了包拯一眼,没有好气地道:“铁面包公都来了,我还能如何?”
包拯笑容越发温煦:“不是我要来为他说话,是怕你对他有误会罢了。”
胡宿徉怒道:“在希仁眼里,我胡宿就是如此小肚鸡肠的人?”
包拯摆摆手:“哪里哪里,我是觉得你们应该惺惺相惜,而不是视为仇寇而已。”
胡宿笑了起来:“我倒是好奇,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怎么就为了一个少年专门跑我这里来说和,这是怎么啦,难道有人请托?”
胡宿这话就是在开玩笑了,包拯哪里是受人请托的人。
却听包拯无奈道:“唉,可不就是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