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殿试!-《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苏洵能够中举,一方面可能和欧阳修与王安石的讲课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欧阳修没有担任主考官有关,不管是那种可能,苏洵终究算是有一个出身了。

    曾氏兄弟除了曾巩,其他的曾牟、曾布以及曾阜,因为都没有婚配,所以被榜下捉婿,曾巩作为兄长,最近在几家之中来回奔波。

    虽然这种捉婿都是大户人家甚至权贵,人家看中的是前程,但作为南方也要有所表示,曾家家庭颇为困难,按照一般情况,只能让他们暂时在岳父家居住。

    不过欧阳辩却是直接在院子的附近买了几套小院子,借给曾家兄弟作为结婚时候的住宅,直接送倒不是不可以,只是曾巩不同意而已。

    欧阳辩从最初的欣喜中回过神来,然后观察其他中式学子的反应,颇有观察人间百态的感觉。

    人生忽逢大喜大悲,有所失态也实属正常。

    中举这个事情之所以能够让人失态,是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命运被彻底的改变了。

    以前的贫穷、卑微都要离他们而去,以后迎接他们的,是他人钦佩羡慕甚至嫉妒的眼光。

    对于欧阳辩来说,他之所以对中举能够这么快适应,是因为他即便是不中举,他积累的财富,也足够他挥霍几辈子,他父亲欧阳修的光环下,他走到哪里都无人敢轻视,更别说他本身拥有的光环。

    中举对于别人是雪中送炭,对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但一个进士出身,对他来说依然极其重要。

    一旬的时间转瞬即过。

    嘉祐二年丁酉科殿试。

    赵祯高坐俯视此次参与殿试的几百号考生,黑压压的一大片,他心满意足,颇有天下英雄皆入彀中的感觉,尤其是坐在前排的欧阳辩等人,更是屡屡受他关注。

    欧阳辩看到策论的题目时候,忍不住愣了愣,题目是《不加赋而国用足论》。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策论大多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此时朝廷的确是国库日渐空虚,对此朝廷比较重视也正常。

    但大部分时候所出之题是关于其他的方面,关于赋税这些一般很少提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