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榜下捉婿!!-《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虽然策论是比较稳当的,但诗赋和经义未必就能够脱颖而出,毕竟这可是千古第一榜的嘉佑二年榜,到底成绩如何,还要另说呢。

    三月底,汴京城花开。

    牡丹花,茶梅,松红梅,雏菊,红掌,球兰,铃兰,结香,榆叶梅,桃花,非洲菊,风信子,白晶菊,蝴蝶兰,金银花,瓜叶菊俱都绽放,将汴京城渲染成花海。

    而嘉佑二年的金榜也即将公布。

    整个汴京城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随便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话浮酒影彤霞灿,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这是唐代徐夤的所写的诗,名曰《放榜日》,描绘的就是放榜之时全城轰动的景象。

    这是描写唐代的放榜,而宋代的放榜又要热闹得多。

    苦苦等候的学子患得患失的心情自然不必多说,那些准备报喜拿赏的闲人更是蠢蠢欲动,他们早就打听好了学子们的住址,准备随时给他们报喜领赏。

    而诸多家中有待字闺阁女儿的富贵人家,更是组织了健壮奴仆,准备一项汴京百姓都喜闻乐见的节目——榜下捉婿。

    三月二十九日,贡院的东墙空地,一大早就人头涌动,不远处停放着诸多世家豪族的马车,马车旁边站着健壮的奴仆,对着身着儒衫的学子虎视眈眈。

    学子们一个个穿着月白色的儒衫,尽量隐藏着脸上的焦虑,让自己看起来云淡风轻。

    但真的云淡风轻的人,一般都不会在这里出现,当然,在客栈里面等候的人,也大多不是真正云淡风轻的人,而是擅长装逼的人。

    欧阳辩不是装逼的人,也不是特别焦虑的人,但他来到了贡院,不是为了第一时间看到金榜,而是对放榜颇为好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