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司使在得知今年大丰收的情况下,立即安排官方收购粮食,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国库里的钱不够,包拯为此头痛不已,幸好王安石提醒,让三司使找农业银行借贷。 这也算是一个大的创举。 这对于农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大的突破,农业银行也因此开放对官方和民间的其他类型的借贷。 如今的地方官府大多是在破产经营,对于资金的渴望简直是没有底线的,一般的钱庄对于官府的借贷是避而远之的,因为他们都看得出来官府是很难换的上的,关键是,如果官府违约,他们并不敢提起诉讼。 但农业银行并不怕,他们有这个底气,他们借贷的条件是地方政府拿土地或者盐税来抵押,届时还不上贷款,就直接拿盐税来还就好了。 这让农业银行有更大的底气去收纳民间的存款。 更大的突破来之官方机构,大宋是个很奇怪的过度。 国库里没钱,地方州县也没钱,但一些机构却很有钱。 比如说都水监、军器监、律学、武学、国子监这些机构,却有大量的资金苦于没有投资的地方。 他们见到农业银行的利息之后,纷纷将大量的资金投放道农业银行来吃利息,这让农业银行成为一个庞大的金融怪兽! 这些资金可都是现金流,平日里沉没在钱库里或者埋在地底下不见天日,以至于民间很富有,市面上却极其缺乏铜钱的诡异局面。 之所以有这种状况,是因为存在家里不用保管费,存在钱庄里却每年都要付出一大笔的保管费,还不如就存在家里生锈呢,不然一大笔钱,存个几十年就全归钱庄所有,这种事情傻子才会干呢。 现在有农业银行这个异类,当然要拿出来存着,既不用花大力气保管,还可以挣到不少的利息,这样的好事谁不干谁是傻子。 所以形成的良性循环是,农业银行通过对官府和商人的放贷,让世面的铜钱多了起来,有了铜钱的流通,商业也越加的繁荣起来。 包拯对此很乐观,他预测秋收完成之后,贷出去的青苗贷收回来,产生的海量利息,以及今年西湖城建设给开封府带来的税收,以及市面上活跃的经济带来的税收,嘉佑二年大宋朝会过上一个大肥年了! 而这,全部来源于欧阳辩! 西湖城、青苗贷、以及农业银行,全部都来之欧阳辩! 正是因为欧阳辩,大宋朝的嘉佑一年才有惊无险的度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