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农业银行!-《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欧阳辩给他一个政绩,并且将解决办法给了出来,包拯便给了欧阳辩一个进入金融业的机会。

    只是欧阳辩没有预料到的是,文彦博富弼等人的回报不仅如此。

    包拯卸任开封知府,正式走马上任三司使,而接任开封知府的人是欧阳修!

    知开封府是挑战,但也代表着真正走上高官行列。

    欧阳辩在嘉佑元年的七月份正式成为正儿八经的官二代了。

    若是他初来乍到的时候,定会因为而欢欣鼓舞,现在的他当然也会开心,但大部分是为了欧阳修而开心。

    只是他现在的事情更多了。

    包拯上任,立时推荐王安石成为度支判官,王安石没有拒绝,立时走马上任,只是上任之前,还专门找了欧阳辩聊了一下。

    时间进入七月,大水虽然已然退去,留下满地疮痍。

    西湖城的建设热火朝天,围绕着西湖城,有几十万的人因此而得益。

    有十几万的灾民靠着西湖城直接受益,不仅养活了家里人,还存下了不少钱。

    西湖城采购各类建设物资,让京畿附近的经济活力满满,这让几十万人受益。

    而依附着西湖城生活的十几万灾民的人吃马嚼,让整个汴京城的商业都因此而受益。

    上任不久的包拯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光是西湖城一期,开封府的税收便多了几十万贯,而西湖城二期开工以来,税收再次猛涨,就一个月的时间,开封府收到的税收,便比同期多了八九万贯!

    这让包拯信心大涨。

    国富论里面的理论是真实且有效的,一个大型项目对于经济的提升果然是非常巨大的。

    这也让包拯对欧阳辩提出的青苗法信心大增,据王安石说,包拯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了。

    青苗贷的推行并没有在朝中有很大的讨论,原因是因为恰好是大灾过后,满目疮痍,的确是需要朝廷赈灾的时候,即便是再挑剔的言官,也不会因此而批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