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姨娘先开口,说道,“太太,老爷过两日就要走了,您不在他身边,恐怕都没人将他照看好呢,妾身实在是担心。” 卢氏淡笑,说道,“你素来聪慧,有你照顾老爷,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杨姨娘想了想,忽然说道,“太太,您是不是嫌弃妾身,这才不跟着老爷过去的,老爷是偏心了妾身一点儿。” 卢氏也不是头一天认识她,年纪轻轻的,脑子却不大好使,她说道,“你想多了,老爷十几年在外为官,我身为他的妻室,不论如何,也该替他为长辈尽孝,否则叫旁人瞧着,实在不像话,正好你好了,我叫管事妈妈教你怎么看账,怎么管家,日后我不在,好管着一家子人。” 卢氏从没对这些妾室通房用过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她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有时候也觉得这些女子命苦,到这世上走一遭,大好的年华,却要陪着个挺着大肚子,脸上肉都长横了的老男人,可能外人不觉得这有什么,但卢氏觉得这就很可怜了。 好歹她当年嫁过来的时候,三老爷还是一个意气勃发,相貌堂堂的年轻人。 何况她也已经厌烦了,日后多年,他们都不会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由着别人折腾去吧。 杨姨娘轻而易举得了她的许诺,高兴得差点原地蹦起来,又是谢恩,又是这个那个的,说了一大通话,这才离开。 卢氏这般举动,在男人看来是大度,在女人看来,就是有毛病,把丈夫拱手让给其他人,她是疯了吧。 连两个嫂子都过来劝了,说她大可以跟着三老爷离开,去外头过安稳日子,说一不二,回家还要受公公婆婆的指摘,她这是何必。 这事情传到孙氏耳朵里,孙氏和关盼说起闲话,便说到这里,“你公爹这个人,说起来没什么太好的地方,有一点却是极好的,他没有纳妾,也没有外室,我那些年过得顺心如意,也得多谢他。” 当年钟二老爷还活着的时候,两人生了许多龃龉,最后的日子也是凑合着过下去的,如今孙氏说起他,先说到的,也是好处。 “锦儿这一点随他。” 孙氏说道。 关盼笑道,“还得是您就把钟锦教得很好,您看三哥,不就把人接到身边去养着了,听说三嫂都不让他进屋,整日逮着孩子读书,一吵架就想和离。” 说到这里,孙氏觉得有几分骄傲,她教儿子,第一教他的,就是要堂堂正正的做人,人品要好,虽说有时候可能吃亏,但她信佛,觉得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能胡作非为。 但她嘴上不这样说,只是说道,“也是先生们教得好,我一介妇人,能教他什么。” 关盼道,“这还不好吗,您看她多争气,肯定是您教得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