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崔郎君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在父亲跟前抬不起头。 “父亲,孩儿让您失望了。” 贵客看了儿子一眼,道,“你可知自己错在哪儿了。” 崔郎君想了想,说道,“那对夫妻说,孩儿从一开始就错了,就算父亲亲自过去,也不可能说服他们。” 他在他爹这儿耍了小聪明,想试探他爹的意思。 贵客瞥了儿子一眼,淡淡道,“是吗。” 崔郎君没有等到想要的回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好一会儿,他道,“父亲,孩儿已经把所有的好处都跟他们说了,他们为什么不动心,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是您教我的,怎么今日不管用了。” 细长眼睛的中年人说道,“少爷,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有命在的,那家人必定觉得您身份太高,跟您做生意,或许会有性命之忧,不是您给的好处不够用,是他们的身份摆在那里,只有眼红的份。” 崔郎君想了想,便能够明白这一点,说道,“那该怎么办,江宁府是这一带粮食最多的地方,回了北方,从哪里找这么多的粮食,有名有姓的粮商,谁敢轻易卖粮食给我们。” 正是因为不敢和大商人来往,所以才看中了小商人,若是出了纰漏,也可以轻易撇清关系,不会惹祸上身。 细长眼也是一样的想法,没想到重利诱惑,却没有让这个梅州城的粮商低头,要找其他人也可以,只是可信的人不多。 孟老六不如他爹,是个成事不足的,靠不住。 长久下去,是会耽搁他们贵客的大事的。 贵客倒是冷静,说道,“暂且不必着急,时日久长,不必为一时之利以身犯险,那对夫妻确实是聪明人,先瞧着,日后再用也可以。” 有些事情是不能着急的,一着急就有性命之虞。 “听说梅州城县令是个不错的人才?” 他问身边的侍从。 “正是,属下会派人去见他的。” 这边商量的是天大的事情,但关盼和钟锦并不关心,两人在江宁府玩了几日,又去了谢家几回,便准备收拾东西回去了。 孙媛自然是舍不得关盼的,但这也没办法,该走还是要走的。 不过临行前夜,钟锦收到了孙氏那边的信,说是钟锦大姨母家的二姑娘出嫁,就在后头几日了,叫他们先别回梅州城,直接去隔壁的萍南县中。 关盼看过信,道,“倒是凑巧,那咱们明日便去萍南县好了。” 钟锦笑道,“只怕陶大掌柜知道了,要气出个好歹的。” 关盼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表妹的婚期怎么突然就跟咱们说了,我当初急着嫁过去,是因为二老太爷身体不好,表妹夫家里难道也出了什么事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