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关晏说办就办,下午便找了两位同窗,编好了一个故事。 故事十分直白,有一对兄弟,兄长颇有贤名,弟弟却名声不好,兄长需要时刻为弟弟的名声费心,可是他这么多年费心,弟弟的名声却越来越不好了,他自己的名声反倒更好,这是什么道理。 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其中一种在关晏的关照之下,很快盛行起来。 其实弟弟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兄长却担心弟弟超过自己,所以表面上费心,实际上是在贬低弟弟,以免他超过自己。 关晏年纪轻轻便考中举人,在他这些同窗里颇有名声,如今去了江宁府,日后必定前途大好。 据说关晏听了这个说法,很是苦恼,便有人猜到了他姐夫钟锦身上。 最近钟二爷正在到处赔礼,可钟九爷也没有做什么,钟二爷这般到处说,不是在败坏兄弟的名声,那是什么。 梅州城粮商那一家子倒台,并不是钟锦的过错,他们做了有违律法之事被官府收押,这难道是钟锦陷害的吗。 自然不是。 一时间不少人都在问,钟九爷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是白县令也出面,请了城中学子,在府上谈论学问,便有人问起此事。 白县令问道,“诸位觉得,宗族规矩在前,还是朝廷法度在前。” “自然是朝廷法度。” 白县令笑笑,“本官管的是朝廷法度,钟九爷错的,大概是钟家的规矩,本官不能说什么。” 他哪里是不能说什么,他是把什么都说了。 白县令就差没有指着钟二爷的鼻子骂,你把钟家规矩放在朝廷法度之前了。 有学子说道,“我等读书人,虽然该遵守宗族规矩,但更该看重朝廷法度,有些人以为自己中举了,就是自己家的规矩了,真是可笑。” 白县令不说话,任由他们讨论。 第二天事情就传遍了梅州城,关盼在家里笑得合不拢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