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都在观望-《其实我只是想演戏》


    第(2/3)页

    要知道,gg也不过是卖了两千多万股,甚至一度宣布要卖9500万股,发行价格也会在108美刀到135美刀之间。可ipo上市时,gg还是妥协了,以85美刀的价格上市,仅出售了2250万股股票,融资19亿美刀。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gg联合创始人和白头鹰财团之间的博弈。

    在gg的ipo数周前,有大量科技公司上市的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以及woo——gg的头号竞争对手,一直呈现下跌态势,使白头鹰的ipo市场感受到了寒意。

    除此之外,gg的ipo表现不佳还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路演表现欠佳。大家都知道,当一家公司上市前,为了刺激公司股票的需求,公司和承销商的高管,会花两周左右时间,到各大城市“忽悠”机构投资者,回答它们的问题。但是,gg高管拒绝回答机构投资者提出的许多问题。因此,投资者对gg未来的盈利能力提出了质疑。

    第二个因素是主承销商锐士信贷和摩根士丹在股票拍卖中“做了手脚”。承销商们发现,传统的股票发行方式对它们最为有利,感受到了拍卖方式的威胁。在拍卖方式中,承销商将不再能把估价偏低的股票分配给与它们关系更铁的客户。

    因此,两家主承销商不愿意使拍卖方式被认为是成功的,但也不愿意看到股票拍卖“一败涂地”,这有损它们作为主承销商的声誉。承销商向各机构投资者“通风报信”称,只要出价85美刀,它们就可能购买到gg的股票。果然不出所意料,大量买盘的出价都是85美刀,出更高价格的买盘相当少。gg被迫接受了85美刀的发行价,于是ipo滑铁卢了。

    gg的联合创始人赚钱变少了,但在股票市场上,gg的股价却大涨特涨,白头鹰的投资机构因为看涨,所以加了杠杆,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从gg的故事告诉大家,千万别贪,资本有一百种手法弄死你。

    但方既明不怕,他用的是传统销售手法,“忽悠”大家来买。

    这样的话,飞讯能收到更多的融资。

    然而,事实给了方既明一闷棍。

    很多投资机构都在观望,鲜少有人真的掏钱买的。

    但方既明不在乎,飞讯的盈利摆在那,商业模式也摆在那,爱买不买。

    其实方既明也能理解,飞讯做得太杂了,什么都做。即时通讯、网游、音乐、视频、类博客、门户网站……这一系列下来,很多投资者对飞讯以后的主营业务感到迷惑,不轻易投资也是理所当然。

    但方既明觉得,他们不买就不买,机会给他们了,不懂赚钱是他们的事。

    从路演现场出来之后,郭文达低声说道:“方董,他们的购买热情不高啊?”

    “随便他们,他们估计是想联合赚钱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