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手笔-《太白纪略》


    第(2/3)页

    如果地上有一个坑,哪怕是粪坑,她此刻也会毫不犹豫跳进去!

    司马白讪讪一笑,万没想到会弄出这么个尴尬局面,只好打圆场道:“这竹简应该是天师年轻求道时所抄,那时的天师,不论修行、体悟都肯定不同于现在,更别说字迹了,南康没有认出来,倒也在常理之中。”

    “是了,是了,正是如此!”阿虞唯恐司马兴南难堪,拍着小手赞同道。

    “哎,哎,也许是吧。”司马兴南也只好借坡下驴解释道,“我那副字其实是天师传于虚敬真人的一道手令,说他老人家同意汉王的贺寿之请,着虚敬真人一力配合操办贺寿事宜。字体上确实与这些竹简不同,这样说来,还真像是同出一源。”

    平心而论,范天师于书法上的造诣远远不如道法,但天师手书又当别论,乃是上上收藏之选。桓温也是知道妻子的雅好,在与虚敬真人坐谈时偶见手谕,便替司马兴南求了来,而这道手谕虚敬既看过了,也便没甚用处了,乐的成人之美。

    司马白看着眼前这箱竹简,不禁叹道:“这太贵重了!”

    “姐姐!”眼看恩人拒收,阿虞急忙让求司马兴南。

    司马兴南明白阿虞用意,只好劝道:“难得郡主一番心意,小叔收下便是。时人抄书偶有误笔,经年累月下来难辨正误,是以古籍较之今本更加圆善,这些竹简乃是天师抄于百年之前,今昔对比,当属难得勘验之物了!最紧要的是,简中还有天师批释经文,小叔细读之下,必有收益!”

    “既然如此,却之不恭了!多谢郡主美意,所谓开卷有益,我一定细读。”

    司马白自然也不好再推辞,却见南康仍不舍的盯着那卷竹简研究揣摩,哈哈一笑说道,“南康若是喜欢,便先拿去读好了。”

    “不不,你们抬到殿下房中去吧。”司马兴南将那卷放回箱子,只是眉头深皱着,似乎还在执着于自己的眼力,嘴里碎碎念叨着,“倒也的确是很像!”

    司马白告别二姝回到房中,左右也闲来无事,便将那竹简拿出来研读,那字体的确是谈不上什么水平,不过可以看出来,抄经人抄的很认真,透过字迹,他似乎看见那个一心求道的小道士在一笔一划的诚心誊抄。

    想到司马兴南放回竹简时那仍不肯认怂的颦眉,司马白只觉好笑,这个比自己还要年长七八岁的大侄女,虽然颇有几分恃才傲物,但也可爱的很。其实难怨她辨不出来,岁月境迁,别说字迹了,谁能想到当年一个普通的小道士会有今日成就呢?

    忽然,司马白心里咯噔一下,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他想起了司马兴南的一段轶事,那是他小时候回建康时听说的,那时的司马兴南已经名震京城。

    那年太后过寿,国舅庾亮献上一副字,乃是前朝张昶的真迹,太后自然是视为珍宝,便邀了一众朝廷命妇詹观,司马兴南时年十二,一垂髫小童而已,却当场指摘此乃赝品!

    众人大惊,遂问她如何看出,司马兴南只答了两句话。

    一曰曾见过真迹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