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把酒论人才-《扶得起的阿斗》


    第(2/3)页

    结果张飞被刘巴一顿好喷,张飞愤怒的走了,诸葛亮就劝刘巴:“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先生你虽然天性清高,但也应该放低一些格调吧。”刘巴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谈了?”

    这是看不起张飞,背后更是看不起刘备。

    刘备在汉末这个时代,被人看得起的时候好像非常少。

    就算是后来刘备三分鼎立,麾下人才依旧是急缺,这是刘备政权的先天性的不足。

    刘禅如果没有做任何的改变的话,未来面临的局面同样是没有人才可以用,十分担心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刘禅从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在做的就是为未来的人才储备进行准备。

    从学医术保证那些早夭如同彗星闪耀汉末乱世的将领们活的更久,到创立衡山学宫,以图让学宫成为人才摇篮,这些一方面保全了人才,一方面培养了人才。

    刘禅是一直求贤若渴的。

    此时说回正题,刘禅眼前坐着的几人,无疑都是当时有才能之人,司马徽自不必说,庞德公无心官场,年轻时才名就远播,并没有入仕的想法,老来自然是没有想法入仕了。

    而崔钧、孟建、石韬这三人中,崔钧很早以前就当过朝廷的官员,崔钧的父亲是太尉崔烈。崔钧在朝廷为官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因参加董卓讨伐战使其父为董卓收押。后游历于荆襄之地,与诸葛亮孔明、徐庶元直等交善。

    孟建、石韬这两人现在虽然没有官身,但是后来都仕魏,孟建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石韬官至典农校尉,历任多个郡守。

    这两人都是有做官的心思的,只是当初刘备并没有很好的招揽这二人,二人也没有心思入仕当时实力还弱小的刘备。

    刘禅也阴谋化想过,或许是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与他们两人外加一个徐庶,说他们三人:卿等三人的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这三人肯定不服啊,后来诸葛亮出仕,徐庶也投刘备。这两人觉得投刘备有你孔明在,终究是在你孔明的阴影之下,不如投曹操,看我们二人到底是不是如你孔明之说,只能官至刺史。

    后来这两人投了曹操,能力也确实出众,但是曹操那边能力出众的人太多了,并且曹魏世族众多,升官什么的终究还是要考虑一下世族家世,于是两人终究还真的只是做到了刺史级别,石韬甚至都没有做过刺史,只做到了郡守。

    诸葛亮北伐之时就听闻徐庶、石韬当下情况就感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诸葛亮是很清楚两人的能力的,只是到了曹魏用人可不单单是看能力。

    “乃父,其麾下关张赵确实当时猛将,黄忠百战老卒,可惜年迈,马超乃是诸侯,劣迹斑斑,不能大用。再过几年,关张赵等人也都年迈,你父麾下就要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了。至于其他武人,不足道栽。”司马徽感叹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