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击退了法正对剑阁关的攻击,王霄也没派人出关去追击。 奇袭剑阁关的时候,这处极为重要的关隘内只有不足千人的守军驻守。 而且正好有一支向着阳平关运送粮草辎重的车队在入关,守备方面非常松懈。 王霄派人潜伏靠近突袭,一举拿下了这座关隘,同时也缴获了内里存放的大量物资。 之后王霄就守在这里,吃着益州的粮食等着益州的兵马自行溃散。 历史上邓艾走阴平道的时候,蜀国早已溃烂不堪,各地守军望风而降。 话说给刘禅洗白的,说他聪明的。怎么没看到他宠幸宦官欺压忠良。甚至逼着姜维远离汉中,导致门户大开直到亡国的? 不过现在的话,蜀军的战斗意志还是挺高的。 驻守成都负责后方事物的法正,匆忙之间尽发青壮男子成军,急切赶赴剑阁关这里反扑。 法正能力不俗,可惜手中征发而来的兵马战斗力极差。 而且时间紧张,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攻破剑阁关,那被堵在阳平关的刘备大军就会全部完蛋。 法正猛攻数日,死伤惨重导致溃败,再无力攻打。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站在城头的王霄看向远方的崇山峻岭,山的那边就是阳平关。 消息传递到了刘备那边,按理说现在应该已经做出决定了。 刘备那边现在有三个选择。 一是北上击破汉中的曹军主力,夺取曹军粮草入关中。 二是南下攻破剑阁关,返回成都获得后勤支持。 三是向东,沿着汉水过上庸一带去荆州。 至于往西边进大山,然后绕路江由关南下返回成都这条路,那是肯定不会选择的。 刘备现在手中有六七万大军,不是六七千。 这么多的兵马进了大山,每天的后勤需求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大山里面根本就没有补给可言。 没等到他们走出大山来,就已经全都饿死了。 而且王霄来突袭,那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的情况下,王霄怎么可能会给刘备反过来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的机会。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此时王霄身处于刘备的环境,必然是选择全军南下,在军粮耗尽之前来打破剑阁关。 因为从茫茫大山里出来,肯定不会有太多的兵马。 阳平关坚固,留下一军坚守可以暂时抵挡汉中魏军主力的攻击。 全军南下,以哀兵之势拼死一搏,与成都过来的援军两面夹击? 未必不能攻破剑阁关。 对于刘备这样的打算? 王霄表示非常理解。 毕竟比起其他的几条路来说,这是最短? 也是最容易的一条。 只是? 剑阁关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剑阁关位于剑门山的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 直入云霄。 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 其状似门? 故称剑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