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明天子》


    第(2/3)页

    “如此数十年之后,汉民滋生,汉民多而瑶民少,大藤峡种种,就不足为惧了。”

    韩雍在大藤峡这里磨蹭了三年,并非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如果韩雍的母亲再能活上一两年,大藤峡必然在韩雍手中总结掉。

    而今也只能说是可惜了。

    韩雍的桃子,要被叶盛给摘了。

    不过,朱见濬没有时间想韩雍可惜不可惜的。此刻他被叶盛说动,心中却涌出另外一层担心。

    只是,这一层担心,却不是可以与叶盛商议的。

    朱见濬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我想想。”

    叶盛很识趣的看出来朱见濬其实是有心思的,却不是他该问的,他自然是行礼告退了。

    朱见濬召集了自己两个小伙伴。

    一个是张懋,一个是于冕。

    朱见濬将这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问他们两个人的意思。

    于冕说道:“殿下三思,以臣之见,殿下应该将这一件事情上报陛下,以陛下之明,定然答应殿下的要求,如此一来,有圣命在手,广西上下,谁敢不服?”

    “也不至于让陛下觉得殿下擅自行事。”

    “君臣父子,君臣在前,父子在后。”

    于冕很明显的说到了朱见濬心坎之中了。

    太子是副君,但是太子毕竟是皇帝。所谓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天家父子本来就难以相处,如果是太子与皇帝之间,更是难以相处了。而今是一个壮年的皇帝,与一个已经成成年的太子之间,该如何相处,又是一个极大的学问。

    朱见濬很明白,皇帝是让他来看的,并没有让他来做事。

    似乎只带眼睛不带嘴巴,才是最合适的办法,但是内心之中的责任感,却让朱见濬坐不住。

    但是有一个关节,朱见濬却没有想明白。

    那就是到底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与陛下相处?

    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收敛锋芒什么都不做,还是向父皇显示自己的能力。

    这才是根结的关键。在这方面张懋要比于冕要好上很多了。

    说实话,于冕的资质能力要比他父亲差多了,否则于谦也不会安排于冕去水利学员。这就是于谦认为于冕一辈子在科举上并不会有什么成就。

    于冕在政治上也是缺少敏感度的,他的回答,只是说老老实实,一点新意也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