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他不可能知道本钱多少-《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2/3)页

    他和曹操联合出兵讨伐徐州,这回居然还要吕布记着他的好处……

    但凡豪雄,必定都有不要脸的特质,看来还真是没错。

    俩人说话的时候,颜良带着一个人来到袁绍面前。

    此人大约三十岁不到的年纪,一身文士装扮,长相老成木讷。

    倘若不知道他是谁,仅仅只从外表判断,一定会认为他只是个极其老实的普通人。

    吕布以往却是见过他。

    他正是袁绍手下最擅长捉刀执笔的陈琳。

    来到华盖下,陈琳躬身向袁绍一礼:“主公召我过来,有什么事情吩咐?”

    “给我写一篇讨曹檄文。”袁绍向他吩咐:“我要讨伐曹操。”

    先前袁绍还在讨伐吕布,这会居然风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要讨伐曹操。

    陈琳并没有多问,应了一声说道:“我这就回去书写……”

    “孔璋不用回去,就在这里书写。”袁绍示意他当着吕布的面把檄文写出来。

    愣了一下,陈琳迟疑着说道:“倒不是我不肯,只是这里没有笔墨……”

    “为孔璋伺候笔墨。”袁绍吩咐颜良、文丑。

    俩人应了却没有离开,颜良向不远处的卫士点了下头。

    卫士们也听见了袁绍说的,其中俩人转身跑去为陈琳准备笔墨去了。

    没用多会,笔墨来到。

    桌上铺着一块厚厚的丝绢。

    这种丝绢材质厚实,和做成衣服的丝绢多有不同。

    东汉时期,蔡伦曾发明出了纸张。

    他发明出的纸张纹路粗糙,单看材质,像极了两千年后人们用来扫墓的黄纸。

    而且纸张的造价很高,高到甚至快要超出丝绢。

    由于造价和纸张材质并不实用,被命名为“蔡侯纸”的纸张也不是十分普及,只有南方少部分贵胄士族偶尔会用。

    更多的时候,人们选择书写工具,还是会选羊皮、丝绢或者干脆雕刻竹简。

    雕刻竹简虽然成本低廉,然而耗时费力,贵胄士族多半不会选择。

    在他们之中流传盛行的,是造价最为昂贵,可书写却十分流畅的丝绢。

    准备好了笔墨,陈琳把丝绢铺在桌上,提起笔稍稍想了一下,随后手腕飞舞顷刻完成了一片讨曹檄文。

    身为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才情当然不俗。

    他双手捧着才写出来的檄文递给袁绍:“主公请过目。”

    结果檄文,袁绍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随后递向吕布:“奉先也看一看。”

    檄文是用小篆字写成,即便没有千字以上,也差不了几个。

    吕布躯壳里的灵魂本来是认不得几个小篆字的。

    来到这个时代,他继承了肉体中的记忆,所以连同小篆字也都认识了了。

    看完檄文,吕布说道:“我还真不知道曹孟德什么时候挖坟掘墓,还创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奉先这几年忙的很,哪里会顾到这些。”袁绍嘿嘿一笑,对吕布说道:“曹孟德干的这些事情,他自己或许已经不再记得,可总会有人替他记着。”

    看向陈琳,吕布问道:“先前本初讨伐我的时候,你有没有写过檄文?”

    陈琳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袁绍。

    袁绍嘿嘿一笑:“讨伐奉先的时候,孔璋还真没书写檄文。”

    “那是谁写的?”吕布好奇的说道:“我怎么没见到檄文的模样?”

    “根本没有,奉先当然不可能见着。”袁绍有些尴尬的说道:“我那时就没想到要写檄文……”

    话,他是没有说太明白。

    可吕布当即就听懂了。

    讨伐徐州,袁绍是根本没考虑过要写什么檄文。

    在他眼里,吕布根本不值一提,攻打徐州,哪需要特意让人做一篇檄文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