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刘备只是个引子-《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3/3)页

    分座次落座以后,吕布对众人说道:“刘备出兵泰山,应该只是挑起事端。他带来的人马,必定是从河北袁家讨来。袁家兵马与我们接战,也就意味着我们和袁绍正式成了敌对。曹操早就想要与袁家联合讨伐徐州,一旦泰山战端开启,我们就再也没有退路,只能独力抗击两股强敌。”

    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吕布问道:“你们觉着这次与曹操和袁绍同时开战,我们有几分胜算?”

    陈宫站了起来,向吕布躬身一礼:“我和士元、公瑾等人先前曾有过商议,认为曹操和袁绍分为两路进军徐州,我们并不是全无胜算。”

    早先曾对战局有过一些分析,吕布甚至认为他们守住徐州的可能只有两到三成。

    陈宫开口就说不是全无胜算,吕布问道:“不知你们商议的结果怎样?”

    “徐州以往成为数战之地,只因这里民生凋敝,根本无力支撑战事。”陈宫回道:“楚侯近些日子励精图治,徐州各地已有富庶迹象。府库存粮充沛,将士衣甲齐备,军械也都崭新精良。比起曹袁两家军士,我军将士无论从体能还是沙场经验,都不输他们。唯一不如他们的,只是士气稍显弱些。”

    “士气稍弱?”吕布问道:“什么意思?”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将士们虽然打了一些胜仗,却没有真正的经历大胜。”陈宫回道:“这个弊端其实很容易解决,只要楚侯统领将士们胜上几场,也就是了。”

    吕布点头,可他却觉得陈宫说了半天,根本没有说到点子上。

    刘备出兵泰山,是大战将要来临的前兆。

    他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应对曹操和袁绍从不同方向开来的大军,又如何判断他们会分别从什么地方挺进徐州。

    “公台说的这些都有道理,我想问你们的是,曹操和袁绍要是用兵,会从什么地方进入徐州?”吕布问道:“我们又该在什么地方阻截?”

    吕布问到了关键的问题,陈宫和庞统、周瑜等人对了个眼神,随后对吕布说道:“我们认为敌军会从至少五个方向来。”

    “哪五个?”吕布随即追问。

    “泰山是其一。”陈宫说道:“刘备进军泰山,只不过是引起这场战事。他真正想要的并不是与我军决战,而是要在这场战事中捞取好处。楚侯对刘备可是十分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不用我们多说。”

    “我当然了解刘备。”吕布说道:“他是唯恐天下不乱,无论什么事情,总要掺和在里面搅一搅。等到把水给搅浑,再从中浑水摸鱼的人物。刘备这次进军泰山,以他一贯的作风,不仅不会损失什么,反倒还能从中获取不少好处。我已派遣陈叔至率领白眊军前去迎战,虽然不一定能够击破刘备,却也可以让他在这场战事中得不到什么好处。”

    “陈叔至率领白眊军先去泰山,倒是可以阻截刘备向前。”陈宫回道:“一旦曹操大军出征,袁谭就会得到从邺城传去的命令,要他率领青州的袁家兵马进入泰山。到时仅凭陈叔至一支人马,可是对付不了。”

    “我听说臧霸、孙观两位将军已经去了。”吕布问道:“难道他俩与陈叔至协同,还是无法抵御袁谭?”

    “当年袁绍令袁谭统领青州,他到了青州以后征伐各地,就连北海相孔融也不是他的对手。”陈宫回道:“楚侯或许还不知道,袁谭身边也是有几位智虑之士。譬如袁绍麾下幕僚辛评、辛毗,都是运筹帷幄之士,可千万不能小觑。”

    “要是这样,还真得想个办法应对才是。”吕布点头,随后向陈宫问道:“你们认为谁去那里最合适?”

    “泰山一地,士元去最合适。”陈宫回道:“那里是徐州的北门,一旦泰山失守,敌军必定可以长驱直入。要是让袁绍和曹操两家兵马会和,我们死守彭城将毫无胜算。”

    “士元去泰山,看来你们的打算是要让袁谭寸步难进。”吕布说道:“不过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士元去那里最合适不过。”

    看向庞统,吕布说道:“士元与叔至一道赶往泰山,把臧霸、孙观两位将军手下将士集中在一处。泰山一带,以你为主将,务必阻截袁谭南下。”

    早就和陈宫等人商议过,庞统也知道他会被派往泰山。

    吕布下达了命令,他当即站起来领命。

    “公台再说说,另外四支敌军会从哪里过来?”吕布又向陈宫问起其他死路。

    “曹操出兵,必定是分为两支。”陈宫回道:“其中一直直捣徐州意图取彭城,另一支则会南下淮南,经寿春,过钟离,杀往彭城。”

    “为什么会分为两支?”吕布对陈宫等人的这个判断确实是有些不解,当即向他问道。

    “楚侯要是还像下邳之战时那样只有徐州境内数个城池,曹操必定会一支人马直奔彭城。”陈宫说道:“然而如今的楚侯与当初大不相同,不仅徐州握在手中,扬州各地也属于楚侯。曹操要是只顾着讨伐彭城,从扬州来了援兵,他如何应对?”

    经陈宫这么一解释,吕布也深以为然。

    他随后问陈宫:“对付曹操这两支人马,该由谁去最稳妥。”

    “直捣徐州的那支人马,肯定是曹操亲自率领。”陈宫说道:“这支人马就在徐州边缘,楚侯可以亲自迎战。至于另一支人马,刘子扬可以迎击。”

    看向刘晔,吕布问道:“子扬事先可知要去迎击曹军?”

    刘晔站起来,躬身向吕布一礼:“如此分派,正是我也参与了的。”

    “看来你们早就分派好了,我也不过是要听从你们的指派行事。”吕布微微一笑,对陈宫说道:“你也不用再说其他,只说袁绍那边过来的两支人马我该怎么对付就好。”

    “我们也是为了给楚侯分忧。”吕布说他也不过是受陈宫等人指派,陈宫赶紧回道:“还望楚侯恕罪。”

    “算了。”吕布摆了摆手:“我最近也有忙不完的事情,根本不可能顾及到这些。你们这么分派,我其实也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以后不要再擅作主张,无论有什么事情,在商讨之后先知会我一声。别拿到廷议上直接提起,弄的我不上不下,很不好看。”

    吕布嘴上说着不责怪陈宫等人,言语间却流露出了不满,陈宫等人赶忙应了。

    众人心中都在嘀咕,本以为吕布会不在意这些,哪想到他居然当面给提了出来。

    看来以后在吕布身边做事,还是得多向他请示才好。

    如同这次一样,事前商议妥当,然后再在廷议上直接向吕布提起,确实是非常不合适了。

    吕布当面说他们不该在廷议上把分派的法子提出来,陈宫也感觉到事情办的差了。

    上回吕布南下,他并没有随同大军,而是留下镇守彭城,因此不太熟悉吕布如今的做派作风。

    下邳之战以前,陈宫在吕布面前有着绝对的威望。

    他那时甚至可以当面斥责这位主公。

    吕布那时也是拿陈宫丝毫没有办法,一方面不是很乐意全都听从陈宫摆布,另一方面又不可能离得开他,久而久之,俩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有些微妙。

    自从吕布一夜年少,陈宫也感觉到了他与以往的不同,只是没想到变化会如此之大。

    在廷议上不轻不重的说了这么一句,既是提醒了他,也没有太落他的脸面。

    面朝吕布站着,陈宫居然没有接着把后面的部署给说出口。

    “怎么不说了?”吕布向陈宫问道:“你们认为袁绍会如何出兵,又会从什么地方来到徐州?”

    “袁绍出兵同样会是两支。”陈宫回道:“他有一支会从延津一带度过黄河,往徐州方向杀来。而另一支,则会取道仓亭衣带,自东面往徐州进逼。”

    “你们认为袁绍的这两支人马,会由谁来统领?”吕布又问了一句。

    “袁绍宠幸三子袁尚,一直以来都想要他建立一些功勋。”陈宫说道:“我认为取道仓亭的那支人马,会是由袁尚统领。而意图度过延津的,则会是袁绍亲自率领。”

    “谁去仓亭,谁去延津?”吕布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众人纷纷低下了头,没有一个敢和他对视。

    尤其是参与了陈宫议事的幕僚,更是个个心中凌乱,哪还敢给他半点回应。

    “既然已经安排好了,只管提出来就是。”吕布说道:“我刚才说的那些,只是提醒你们以后不要如此,并没有说这次就不会依照你们的看法部署防御。”

    “仓亭一线,我们觉着应由虞仲翔前往。”陈宫回道:“至于延津一线,周公瑾可以胜任。”

    陈宫提出把仓亭战场交给虞翻,而延津战场则交给周瑜,吕布的目光落在俩人脸上。

    虞翻原本是江东幕僚,随着孙策一同投了吕布。

    论起智略,他在江东也是能够挂的上号。

    由他作为主将迎战袁尚,确实是合适。

    至于周瑜,那就更不用说了。

    江东周郎不仅风流倜傥,论起智谋,普天之下也没几个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把他放在延津,阻挡袁绍大军度过黄河南下,只怕袁绍的人马是再没有机会渡河。

    “你们安排的倒是不错。”吕布点了点头:“我对你们最大的不满,就是在做这些部署的时候,没有和我说上一声。要是你们事先与我说了,战事还没开始,功劳已经给你们记下。”

    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吕布接着说道:“这次虽然不计你们的过错,我却也不能给你们算上功劳。想要功劳,等到上了战场,用取得的战绩与我说话。”

    他站了起来,朝众人摆了下手:“今天的廷议就到这里,你们都先退下吧。”

    众人纷纷告退。

    陈宫也打算退下,吕布把他留住:“公台等会再走,我还有话要和你说。”

    吕布在廷议上说的那些话,虽然不是很明确,陈宫却能听的出来,是在责怪他们有僭越的嫌疑。

    被吕布留下,陈宫心里也有些忐忑,也不知这位像是与以往性情大不想同的主公会有什么话和他说。

    等到众人都散了,吕布从陈宫身旁走过:“公台陪我走走,我俩许久没有好好谈谈。”

    吕布先走出了前厅,陈宫则跟在他的身后。

    俩人一前一后走着,直到进了后院,吕布也还没有说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