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拔营启程,军南下!” 王文度瞪大了眼睛,茫然地问道“殿下,这是要放弃临洮?” “可以这么说。” “但是眼下我军气势正盛,不如在这里迎战突厥大军,不是更好吗?” 李恪说道“突厥人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憋着一口气想要来找我们报仇,这种情况下跟他们硬碰硬讨不到什么便宜,应该先暂避锋芒。” “兵者,诡道也。你没有听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吗?” 见王文度一副迟钝的样子,花木兰说道“殿下是想让突厥人有气没处撒,等到他们这一股气势下来的时候,才是我们跟他们正面交锋的最佳时机。”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 “事不宜迟,你马上去调动军,一起朝成州县城方向行军,要记住把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不给突厥人留下任何物资。” 李恪打发王文度出去后,问李元芳道“元芳,找一块木头过来。” “是,殿下。” “殿下要木头做什么?” 花木兰看着李恪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禁好奇地问道。 “我们既然要离开了,也不能什么都不给突厥人留,所以我想了一想,还是给那个那思摩可汗留句话。” 没一会儿,李元芳拿着一块木板走了进来,李恪见了之后满意地笑了笑。 “这块刚好合适。”"黄沙漫天的古道上,一名衣袂翩翩的年轻将军缓缓合上信纸,眼神决绝地将其撕成了粉碎。 看着碎纸片随黄沙一起向远处飘散,他沉静的脸上不见丝毫表情,也猜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身边忠诚的仆从问道“齐王殿下,那吴王派人送来的书信上究竟说了些什么?” “我三哥啊,说成州有突厥大军进犯,他想让我率新泉军去替他解围,简直是异想天开。” 年轻将军嗤之以鼻地闷哼了一声。 “成州吗?那里现在是吴王封地了,也难怪他这么着急,万一要是被突厥人攻城略地,他恐怕会有性命之虞。” 齐王李佑漠不关心地说道“那是他自己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我跟他不太熟。” 仆从微微点头,“殿下说得是,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闲事根本没必要管。”?.?????.?? “不过,我也有些担心,若是就这么坐视不理的话,万一三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担心父皇会怪罪于我。” “就从地图上的位置而言,我是他唯一能指望的援军,为此我也不是很方便找借口推脱,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仆从明白了李佑在担心什么,于是略微思索后说道“殿下只需要说咱们这里军情紧急,西突厥那边随时可能蠢蠢欲动,犯我疆界,殿下为了顾大局不敢擅离职守。” “相信这样也不会有人深究的。” 李佑思忖了一下,旋即点了头。 “也只好这么办,不过吴王那边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这可不是我不念兄弟之情,只是他素来跟太子过不去,我若是帮了他,东宫岂不是要来找我麻烦?” “哼,说起这个,我那皇兄李承乾整日只知道猫在他的太子府里养尊处优,明明瘸了腿却还能深得父皇青睐,储君之位不动如山,而我却要在这黄沙大漠中苦熬,受尽军旅之苦,你说这公平吗?” 李佑满肚子的怨气,在四下无人时发泄了出来。 他觉得大家都是皇子,李世民未免也太偏心了,在他的上面李承乾是大唐的储君,李泰是最受恩宠的皇子,现在就连李恪也屡屡大出风头,名望水涨船高。 眼看着这一切都跟自己无关,李佑心里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比上面几个兄弟差,可偏偏李世民向他投来的目光却是最少的。 他的仆从对他忠心不二,此时也对主人的不忿感同身受。 “殿下切莫灰心,这场戏能唱到最后的才是唱得最好的,只要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等待时机到来,殿下的雄才伟略必定会有用武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