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井底的哭声-《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第(2/3)页

    霍去病检查了一下马蹄印,自信地断言说“这伙突厥人数量不小,应该至少有两百余人。”

    “恶来,听到了吧,这回有两百颗脑袋等着你砍!”

    “我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典韦早就憋了一肚子邪火,只等碰上突厥人后统统发泄出来。

    他现在恨不得手撕了那些天杀的突厥疯狗,见一个杀一个,绝不留活口。

    “殿下,前面有人!”

    放出去在队伍最前面探路的两名骑兵,这个时候打马回头,来到李恪面前禀明情况。

    根据他们的探查,前方不远处发现了一个疑似突厥人营地,里面粗略预估有五十多人。

    李恪道“怎么才五十多人,其他人都跑哪儿去了?”

    霍去病道“可以先一鼓作气干掉这些突厥人,那些没有待在营地中的算他们运气好,不过我们早晚也会除掉他们。”

    以当前他们的战力,直接一个骑兵冲锋就可以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区区五十多人可能还来不及拿起武器,就做了刀下亡魂。

    这样当然是最省时省力的,可李恪却有另外的想法。

    “既然被我们碰上了,那就一个都不能放过,此时没在营地的突厥人大概是出去寻找袭击目标了,我们等他们到齐后再动手。”

    众人都没有异议,大家便找了一处便于隐蔽的位置,时刻紧盯着突厥营地的动静。

    典韦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始默默喝酒,李恪好奇地问他是不是在每次杀人前,都习惯喝点酒。

    “主公放心,虽说饮酒误事,但我绝不会重蹈覆辙,今晚我要大开杀戒,不饮上几口总觉得差点什么。”

    李恪在真实地接触了这位猛将后才发现,其实典韦并不是世人印象中的莽夫,他勇则勇矣,却也绝不鲁莽行事。

    此时大家隐蔽起来等待突厥人悉数归营,典韦也能够沉得住气,而不是吵闹着要马上杀过去见人就砍。

    这不禁让李恪产生联想,历史上的典韦若不是早早地折在了宛城,也许能有一番更大的作为。"要想遇到突厥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沿着一些村落所在的地方走。

    只要是有人居住生活的地方,就会被突厥人盯上,这些无恶不作的混蛋只有不停地烧杀劫掠,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

    他们没有家,没有归属感,也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就像是时刻饥肠辘辘的疯狗,见了谁都想要撕下一块肉来。

    李恪遥遥望见前方一个矮土坡下边,有个规模不是很大的村落。

    他便对花木兰说道“木兰带几个人过去打探一下,看看村子是否遭到过袭击,如有情况就发个信号。”

    “是,殿下。”

    花木兰带上五名好手策马赶去,没一会儿就响起了嘹亮的哨声。

    这是大家提前约定好的通信方式,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就在使用了,因此互相之间都很熟悉。

    此时哨声响起让李恪感到十分意外,居然这么快就发出了信号,也就是说这个村落必定是被突厥人“光顾”过。

    想到这里李恪的心情就变得沉重起来,他带着剩下的人马很快就赶了过去,等到了距离村子大约五十步时,眼前赫然能够看到满地狼藉的血腥景象。?.?????.??

    突厥人来过这里,而且彻底摧毁了这里。

    由于此地已经是偏远地带,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村落的概念,大家只是三三两两地分散居住在这片山间平地上,并没有聚集在一起。

    李恪看到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有被焚烧的痕迹,而在其中部分房子的房梁上,挂着几乎被烧成焦炭的尸体。

    这些人不幸惨遭毒手,落得一个家破人亡,惨绝人寰的下场。

    典韦攥紧手中长戟,鼻息如雷。

    他是在克制自己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别说是他了,换了谁看到这样的惨状,都会对残暴的突厥人深恶痛绝,不惜除之而后快!

    “殿下,所有人都死了,包括老人孩子……”

    花木兰转了一圈,很失望地发现没有任何幸存者,大概有五十余人都以各种凄惨的方式被突厥人杀害。

    “殿下!”

    “这井里好像有动静?”

    远处,有一名骑兵似乎发现了什么,在他的呼喊下众人迅速跟了过去。

    “快听,好像井底下有什么声音。”

    李恪屏气凝神,努力想要捕捉从井口传出来的声音,片刻之后他果真听见了什么。
    第(2/3)页